人民網 >> 理論 >>
群眾路線:習仲勛新聞宣傳思想之魂
邱曙東
2013年07月30日07:56   來源:黨建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注意黨報黨刊的學習教育作用

1941年6月下旬,德國法西斯統治集團向社會主義蘇聯發動侵略戰爭。陝甘寧邊區第二師范師生對這一重大國際政治事件認識不一。6月27日,習仲勛帶領《關中報》主編胡炎騎馬趕到學校,為學校師生作專場時事報告。兼任二師校長的習仲勛每周都要來一次學校,為學生做時事宣傳報告,鼓勵學生攻堅克難。1946年,他為中共西北局刊物《黨內通訊》撰寫發刊詞,指出黨的報刊“是黨內學習與教育的武器”。

1948年1月8日,正在考察途中的習仲勛致信中共中央西北局,信的最后一段特別寫道:關於救災問題,報紙要多寫文章和通訊……篇幅盡量維持四版,滿足干部要求。請卓然同志(時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宣傳部長)盡最大力量辦好報紙。

新聞宣傳的教育引導力從何而來?它體現在報道的真實性、針對性、指導性、服務性和正能量等諸多元素上。這是新聞宣傳產生教育引導力的汩汩源泉。習仲勛說:“報紙的指導作用,決定於文章的內容……每篇文章都應有一定的作用,寫前要估計這個作用,寫后要檢查這個作用,如果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就要研究、改進。”改革開放初期,他曾對新華社的編輯業務工作提了五點希望,第一點就是“真”。我們今天一再強調反對虛假新聞,提高報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道理就在於此。

為今天的“走轉改”樹立標杆

習仲勛一生對真與善的追求堅定而熾烈,其新聞宣傳思想也體現出明確而強烈的真善追求。這主要表現其直面事情真相的求真態度。

1943年2月,剛上任綏德地委書記的習仲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行社會調查,進而提出“為52萬群眾服務”的要求。1961年4月初至8月底,習仲勛奔赴河南省長葛縣開展長達5個月的調查研究,親自撰寫報告給中央,為從根本上糾正1958年以來黨內流行的共產風、浮夸風、瞎指揮風、干部特殊風、強迫命令風等“五風”錯誤提供了客觀依據。

深入基層、文風朴實在革命戰爭年代早就提倡。當年,作為西北局后方工作的主持者,習仲勛三次致電黨中央和毛澤東痛批“左”禍,其文風朴實無華,開門見山,有的放矢。習仲勛不僅寫公文做報告如此,還曾多次親自為報刊撰寫“干貨”十足、情真意切、內容豐富的時文。如他早年做綏德地委書記時,在延安《解放日報》上發表文章說:“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比老百姓高明,其實不然,新的創造要在老百姓中找尋。”受習仲勛影響,夫人齊心也經常以一個鄉或村為單位進行重點調研,總結經驗給報社投稿,成為《群眾日報》的特約通訊員。隻有“短實新”,才能心貼群眾,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習仲勛同志的新聞宣傳思想,為我們當下的“走轉改”活動樹立了學習的標杆。

在習仲勛同志誕辰100周年之際,我們共同研讀其新聞宣傳思想的當代價值,對進一步做好黨的輿論引導工作、堅定“走轉改”的新聞實踐之路、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借鑒意義。

(作者單位:解放日報社)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黨建》
· 專家輔導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