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劉昀獻:“中國夢”引領中華巨輪揚帆遠航
2013年07月30日14:4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三、“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中國夢”的科學內涵是與中國共產黨的當代使命相聯系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切奮斗,是為了實現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是眼睛向著歷史,簡單地重尋昔日的榮光﹔不是要恢復古代中國鼎盛時期的疆域版圖,而是從今天的現實出發,扎扎實實地解決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連續快速發展而帶來的諸多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推動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當代中國人民的“中國夢”的基本含義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1、國家富強是實現“中國夢”的前提

國家富強既包括物質的、制度的硬實力,也包括文化的、精神的軟實力。國家不富強,軍隊不強盛,硬軟實力不足,復興也就無法實現。這就要求我們遵循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斜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推進改革開放,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千方百計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建設強盛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中實現偉大夢想。

2、民族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核心

民族振興就是要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先進民族之列。一方面要實現經濟發達、政治昌明、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精神振奮意氣風發。另一方面要提高處理國際事務和應對國際局勢變化的能力。“中國夢”是世界人民的夢的有機組成部分,從“中國夢”到“非洲夢”、“歐洲夢”、“世界夢”,中國人民的追求與世界人民的期盼連接在一起,要實現“中國夢”,根本的要靠中國人民長期不懈艱苦奮斗,同時也需要世界各國人民理解和支持﹔要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把本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為全人類的發展更多地做出貢獻。

3、人民幸福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

人民幸福是“中國夢”、民族夢、個人夢的聚集點,也是實現夢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實現人民幸福必須在發展中注重保障民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的利益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四、“中國夢”的基本特征

“中國夢”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13億乃至更多人口的國度中實現共同富裕,在為西方主導的世界格局中實現大國的和平崛起,所有這些都是過去從來沒有過的全新的事情、全新的探索、全新的實踐。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夢”也是人類社會前所未有的嶄新的夢。“中國夢”顯示了自己的新特征。

1、“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與個體夢的統一

“中國夢”萌發、形成於恥深痛極的近代百年,有著深刻的時代烙印。作為一種最為朴素、濃烈的民族情感,它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強烈的危機意識。無論是譚嗣同“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哀慟,還是秋瑾“拼將十萬頭顱血,誓把乾坤力挽回”的決絕,所體現的都是對國家前途命運的關切與焦慮。所以,“中國夢”是一個“大”夢,凸顯著家國天下、民族命運的宏大主題。它講述的不是個人主義的奮斗歷史,而是整個國家和民族死中求活的血淚故事。二是堅定的民族自信。也就是說,始終堅信有著5000多年優秀歷史文化的中華民族,無論面臨怎樣嚴峻的考驗,終將轉危為安、再造輝煌。如同毛澤東所說:“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

“中國夢”是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相統一的夢。“中國夢”與“美國夢”不同。“美國夢”是在“西進運動”中形成的,是一個移民夢。在美國的廣袤土地上,原本生活的是印第安土著人﹔后來,幾百萬、上千萬移民涌入,在土地上開墾、種植,建立自己的家園。他們在美國扎下根來,塑造了普遍流行的觀念:隻要願意下力氣、隻要肯干就能創造未來,就能夠爭取到自己理想的“美國夢”。與強調個人奮斗的“美國夢”不同,“中國夢”是建立在愛國主義與集體主義基礎上的夢。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既是整個民族的共同願望,也是每個個人的奮斗目標。它把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與個人的尊嚴、富裕、自由發展很好地融為一體,將個人的奮斗發展與全體人民、全民族的奮斗發展有機統一起來,正確地揭示了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國家、民族發展和個人自我實現的關聯性。

2、“中國夢”體現了歷史、現實與未來的有機統一

實現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執著追求,也是今天中國人的強烈願望。“中國夢”完美地把歷史夙願、當下實踐與未來憧憬融為一體,把歷史的連續性與未來的前瞻性聯結起來。回望過去,我們要繼承先人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傳統,天地之間、莫貴於民的民本理念,革故鼎新、因勢而變的創新精神,扶正揚善、富貴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氣節和為國捐軀、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著眼當下,我們要腳踏實地干好我們必須要干的事情,我們一切的制度安排、一切政策導引都應努力扶正驅邪,去惡向善,用實際行動為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努力奮斗,通過階段性目標的實現一步一步為走向民族復興奠基鋪路。面向未來,我們要始終把握好前進方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及長遠的共產主義理想,在建設強盛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美麗中國中實現偉大夢想。

3、“中國夢”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構建和諧世界的統一

“中國夢”是復興不是復古,是和平崛起而不構成對別國的威脅。復興不僅是經濟政治的強大,更是文化的昌明。我們要通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一個能彰顯5000年燦爛文化、能傳承5000年悠久文明、能把自己的價值觀與世界共享、能用自己的軟實力促進世界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復興的中國是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中國,是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的中國﹔復興的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堅持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破解人類發展難題﹔復興的中國是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中國,在國際關系中弘揚平等互信、包容互鑒、合作共贏的精神,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發展道路多樣化,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增進人類共同利益,倡導各國攜手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中國夢”主題突出、特色鮮明、視野寬廣、內涵豐富,是當今中國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是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向未來的科學化、時代化、大眾化表述。它源於中國、屬於中國,同時也屬於世界,“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3]它正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的共同期盼,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我們要全面理解和正確把握“中國夢”的要義,進一步增強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在“中國夢”的旗幟引領下,腳踏實地,艱苦奮斗,不懈奮斗,推動中華巨輪揚帆遠航,馳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中國的光輝彼岸。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承前啟后 繼往開來 繼續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

人民日報2012年11月30日。

[2]《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頁。

[3]習近平:《順應時代前進潮流 促進世界和平發展——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

院的演講》,人民日報2013年3月24日。

基金項目:本文為劉昀獻(劉獻)主持的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應對執政風險和考驗研究”(項目批號11&ZD068)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劉昀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副院長,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研究基地專家、教授、博導。

(責編:趙晶、謝磊)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劉昀獻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