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鄧小平理論:最可寶貴的財富
——紀念鄧小平同志百年誕辰
記者 吳珺 黃十慶
2013年07月30日10: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8月22日,一個既平常又不平常的日子。說它平常,是因為每年都有這個日子﹔不平常,是因為這個日子與一位世紀偉人聯系在一起,它是鄧小平的誕辰日。人們不會忘記,是他以巨人之手推開了歷史的閘門,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嶄新道路﹔是他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以鄧小平的名字命名的這個理論,是使中國走上改革開放光明大道的理論,是使中國人民過上富裕生活的理論,是使社會主義煥發勃勃生機的理論。

這個理論,是鄧小平留給我們的一份珍貴遺產,一份最可寶貴的財富。

時代的選擇

馬克思說過,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由於產生這些體系的那個時期的需要而形成起來的。鄧小平理論之所以偉大,之所以寶貴,正是因為這一理論是實踐的呼喚、時代的要求。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課題。准確地把握和解決這些課題,就會把思想理論大大地向前推進一步,把人類社會大大地向前推進一步。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鄧小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他的名字始終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緊緊相連,他所創立的理論始終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緊緊相連。

20世紀70年代末,世界發生深刻變化,和平與發展已逐步成為時代的主題。面對世界發展大勢,剛剛從十年“文革”中走出來的中國究竟向何處去?這是擺在全黨全國人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歷史選擇了鄧小平,時代選擇了鄧小平。鄧小平以他巨大的勇氣和非凡的智慧,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找到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中國現代化的巨輪破浪前行。

讓我們記住那些影響中國前途命運的歷史瞬間:

1978年底,鄧小平大聲疾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在鄧小平領導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錯誤,沖破了長期“左”傾錯誤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決定把全黨的工作重心由階級斗爭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揭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序幕。

1982年9月,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上響亮地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

1987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大,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明確概括和全面闡發了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

1992年春天,針對人們對姓“資”姓“社”問題的思想困惑,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指出:判斷的標准,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幅幅激動人心的歷史畫卷,生動記錄了鄧小平領導中國人民走向繁榮富強之路的偉人風採﹔一段段振聾發聵的話語,使人們的思想認識得到極大的解放和提高﹔一項項重大的決策,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推進。正是在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黨的十四大對這一理論進行了系統的概括和總結,確立了它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鄭重寫進黨章。

光輝的理論

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搞清楚的根本問題。新中國成立后,圍繞這一問題,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長期艱辛的探索。從照搬蘇聯模式,到毛澤東提出“以蘇為鑒”,再到鄧小平提出“走自己的道路”,我們終於找到了一條中國自己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什麼是社會主義?鄧小平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答案: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平均主義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共同富裕。僵化封閉不能發展社會主義,照搬外國也不能發展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物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精神文明就不能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鄧小平立足中國國情,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反復強調:

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一招。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開放是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對各種類型的國家開放。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隻能是死路一條。中國問題的關鍵在於黨。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

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論述,解決了諸多長期困擾人們的思想認識問題,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

鄧小平理論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証、戰略步驟、黨的領導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國統一等一系列基本問題,是貫通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等領域,涵蓋經濟、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軍事、外交、統一戰線、黨的建設等方面比較完備的科學體系。

鄧小平理論是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條件下,在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勝利和挫折的歷史經驗並借鑒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這一理論在新的實踐基礎上繼承前人又突破陳規,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我們黨形成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一系列方針政策。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部編者文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