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為實現中國夢凝聚中國力量

廣東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07月12日07: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一重要論斷的提出,對於我們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凝聚中國力量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証

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凝聚中國力量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証。

凝聚中國力量是實現國家富強的前提。實現中國夢,基礎在於不斷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隻有加快經濟發展,才能提升綜合國力,為實現中國夢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推動經濟發展,必須有一個安定和諧的政治局面。凝聚中國力量,不僅有利於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升我國綜合國力﹔而且可以把各方面的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進而有效化解矛盾、推動發展,加快實現國家富強。

凝聚中國力量是實現民族振興的關鍵。回顧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我們之所以能夠擊敗強敵、化解難題,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靠的就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鄧小平同志曾明確指出:“如果搞得亂七八糟、一盤散沙,那還有什麼希望?過去帝國主義欺侮我們,還不是因為我們是一盤散沙?”今天的中國,利益格局多樣化、社會意識多樣化和人民利益訴求多樣化相互交織,增進共識、凝聚力量顯得更加必要和緊迫。隻有凝聚中國力量,在不同社會階層中形成最大限度的理想認同和價值認同,才能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凝聚中國力量是實現人民幸福的基礎。中國夢不僅僅是國家和民族的宏偉目標,更是億萬人民群眾的福祉所系。讓廣大人民群眾享受到發展的成果、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是中國夢的一個基本價值取向。凝聚中國力量,匯集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改革合力、攻堅合力、追夢合力,不斷使改革取得新突破、發展取得新成就,就能不斷為廣大人民群眾造福,讓人民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把握中國力量的豐富內涵

凝聚中國力量,就是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力量,就是使13億中國人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不可戰勝的磅礡力量。   

中國力量是個體力量與整體力量的有機結合。中國力量的基礎是13億中國人每個個體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復興之夢,也是在復興過程中每個個體自我實現之夢。因此,凝聚中國力量,應激發每個個體積極向上的力量,讓每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同時,中國夢是13億中國人的共同理想信念,中國力量是來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行各業的共同力量。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以及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都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凝聚中國力量,必須把全體中國人的力量匯聚成一個整體。 

中國力量是國內各族人民大團結與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的有機結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首先要依靠國內力量,即國內各族人民在理想、目標、利益一致基礎上所聚合起來的強大而深厚的力量,同時也需要凝聚全體中華兒女的力量。長期以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中華兒女憑著對中華民族的深厚感情,積極支持、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神聖而艱巨的歷史使命,仍然需要發揮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中華兒女的作用,實現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大團結。

中國力量是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有機結合。硬實力是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包括基本資源(如土地、人口、自然資源等)、軍事力量、經濟力量和科技力量等﹔軟實力指的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是國家制度、文化和理念等的影響力、吸引力、競爭力。實現中國夢既需要堅強的硬實力作后盾,也需要深厚的軟實力作支撐,兩者緊密聯系、相輔相成。凝聚中國力量,必須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在增強我國硬實力的同時,不斷提升我國軟實力。

中國力量是傳統力量與現實力量的有機結合。實現中國夢,既是一個歷史命題,更是一個時代命題。同樣,凝聚中國力量,既要倚重傳統力量,更要倚重現實力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燦爛的物質文明,也創造了輝煌的精神文明,培育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些傳統力量是中國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我們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所形成的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及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所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物質基礎,是實現中國夢的現實力量。實現中國夢,必須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凝聚傳統力量與現實力量中不斷前行。

凝聚中國力量的關鍵是依靠廣大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中堅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廣大人民來實現。凝聚中國力量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實現中國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永遠是我們克敵制勝、推進事業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越是有身為國家主人的認同感,對民族復興偉業的擔當就越自覺。隻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匯聚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才能把實現中國夢這一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為此,應進一步堅持和發展人民民主,不斷增進人民群眾對公共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使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自己是民族復興偉業的主人翁,從而將個人前途命運同整個民族前途命運融為一體,積極推動民族復興偉業。

必須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隻有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擁有追夢、圓夢的空間及社會環境,各方面的社會關系才能和諧,人民群眾追夢的能動性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應把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任務,擺在現代化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緊抓好,使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平等參與、平等競爭、平等發展、平等享有,使人人都擁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從而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奮斗的力量。

必須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也是凝聚廣大人民群眾力量的內在要求。在追夢的道路上,應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最關心的就學、就業、就醫、養老和住房等方面的現實問題,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始終堅持民生為先、民生為重、民生為本,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讓廣大人民群眾都成為追夢途中的受益者。

(執筆:丁晉清 張浩)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12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