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肩負起為實現現代化做先導探新路的使命

江蘇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心

2013年07月09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現代化建設中繼續走在前列,為全國改革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同時要求“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的部署,扎實推進現代化建設,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根據現代化建設的經驗和規律,東部發達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指標率先達到全面小康水平之后,率先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征程,不僅將有力推進東部發達地區的發展,而且將對全國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實現現代化不可能齊步走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實現現代化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夢想。實現現代化不可能齊步走。鄧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其他地區、其他的人,逐步達到共同富裕。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和發展規律的深刻總結,也是發展經濟學中發展極理論的核心觀點。發展極理論認為,增長的勢頭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導部門和創新能力強的行業,這些部門和行業往往集中在中心城市,這些中心城市就成為增長極。增長極會對周圍地區產生輻射擴散效應,其技術、資金、管理、信息等生產要素向周圍地區擴散,帶動周圍地區發展。德國發展經濟學家赫希曼認為,區域間增長的不平衡是增長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隨情況和條件,而這種不平衡性來自區位差異、聚集經濟和經濟決策者的空間偏好等因素的影響。

現代化是從不均衡發展走向均衡發展的過程。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稟賦、發展水平和文化傳統千差萬別,東、中、西部地區發展存在明顯差異。在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國情下,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在不同區域之間必然有先有后,不可能齊步走。東部發達地區在現代化建設中“先行先試”、“解剖麻雀”,能夠為其他地區起到先導和探路作用。

東部發達地區擔當現代化先導具有可行性

東部發達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不僅有物質基礎,而且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礎。東部一些省份的實踐表明,局部地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具有現實可行性。

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2011年,東部發達地區的經濟總量達到26.65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56.4%。在自主創新方面,2011年,東部發達地區研發投入達6510.9億元,佔GDP的比重提高到1.4%。改革開放以來,東部發達地區銳意改革、開拓創新,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已經成為提升全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帶動全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

具有比較完善的經濟體制保障。東部發達地區抓住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機遇,在利用國外市場、資源和資本方面走在了前面。東部發達地區較早引進外商直接投資,與世界各國建立了廣泛而緊密的經濟聯系,學習世界各國優秀的企業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緊跟世界各國消費者和生產伙伴的需求動向和技術創新趨勢,時刻面對全球性競爭與合作,在開放與競爭中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

具有實踐經驗支撐。這裡以江蘇省為例加以說明。2003年江蘇省委十屆五次全會正式確立了“兩個率先”的戰略目標,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並於2010年底總體上達到省定小康指標。今年4月,蘇南現代化示范區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規劃,蘇南地區開始了現代化示范區建設。按照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到本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就標志著基本實現現代化。江蘇省的昆山市人均GDP已達到2萬美元,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可見,從“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指標來看,基本實現現代化在局部地區是可以率先做到的。從“人民生活比較富裕”指標來看,按照HDI指數(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2010年蘇南地區為0.80,遠高於我國整體0.67的水平,達到極高人類發展指數國家的下限。可見,“人民生活比較富裕”的指標在蘇南地區也是可以率先達到的。

在率先實現現代化中發揮好帶動和探路作用

現代化往往起步於自然、區位和人文條件相對優越的區域,率先形成一個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區,為全國現代化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作出示范,進而逐步向周邊輻射和傳導,帶動更大區域加快現代化步伐。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區域的率先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全國的現代化。特別是對於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大國來說,在國家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下,進行區域范圍內的現代化探索和實踐,不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發揮擴散效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綱納·繆爾達爾提出,隨著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人口和經濟密度加大,交通堵塞、環境污染、資本利潤率降低等問題不斷加劇,土地、自然資源和基礎設施不堪重負,引發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經濟增長勢頭減弱,資本、技術、勞動力等要素就會向欠發達地區擴散。這種擴散效應會促進落后地區發展,使得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差別不斷縮小,最后走向全國范圍內的平衡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步伐較快,東部的企業從自身發展考慮,主動向中西部地區投資,促進了中西部地區發展。中西部地區流入東部的勞動力不僅積累了人力資本,而且其收入匯回中西部地區,成為當地資金積累的重要渠道,這也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發展,進而為全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做出了貢獻。

促進產業轉移。近年來,受生產要素價格上升、低端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外貿出口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拿長三角地區來說,其產業轉移的動因既來自本地區產業結構的同構性,又來自與國內其他地區產業結構的互補性。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具有比較優勢:勞動力豐富,工資水平明顯低於東部地區﹔工業化水平較低,土地、水、電等的價格明顯低於東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可以就近供應煤炭、原材料、石油天然氣等資源。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可以就地利用農村富余勞動力,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同時,還可以與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產業升級的東部地區錯位發展,避免產業同構帶來的惡性競爭,進而實現全國范圍的協調發展,加快全國現代化進程。

應對發展難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東部發達地區步入了工業化后期階段,遇到了一系列新的問題,比如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資源和環境約束日益加劇、發展模式亟待創新等。除了面臨自身發展帶來的約束,東部發達地區進一步發展還面臨較大的外部競爭壓力。從近兩年的發展態勢看,東部發達地區真切感受到了來自其他地區和國外的競爭壓力,金融、財稅、外貿、土地等政策優勢逐步弱化。近年來東部發達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偏低,意味著投資報酬遞減現象已經出現。面對新形勢,東部發達地區若不作出適當調整,不僅難以在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基礎上躍上一個新台階,甚至會影響可持續發展。因此,東部發達地區要繼續走在全國發展前列,就必須以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更高水平的發展,從體制、技術、產品、產業、人才、信息等多方面增強對其他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

(執筆:孫寧華 洪銀興 蘇軒黎)

《 人民日報 》( 2013年07月09日 07 版)

(責編:楊麗娜、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