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陳晉:為什麼說群眾路線是個“法寶”
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 
2013年07月01日14:55   來源:黨建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那麼,究竟應該怎樣正確理解和把握黨的群眾路線這個法寶呢?我以為,下面這幾個方面特別重要。

第一,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這是群眾路線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

所謂黨的宗旨,就是我們黨干事業的根本目的,解決立黨為誰,執政為誰的問題。隻有解決了“為了誰”,才可能正確地解決“怎樣為”的問題。我們黨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在通常情況下,應該具體到為人民的利益負責,為人民的利益服務,在工作中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並且落實到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這個問題上。當然,也不能把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等同於隻為人民的物質利益。如果完全忽視必不可少的長期細致工作,隻靠金錢來聯系群眾,通常隻能穩定一時。但總體上說來,在把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結合起來的基礎上,萬萬不要忽略群眾的個體利益和當前利益。隻有做到了這一點,才算是實踐了黨的宗旨,走群眾路線才算是有了根本的“魂”。

從領導干部的角度講,做到為人民的利益負責,最關鍵的是要使自己的利益要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一致。我們黨不是西方政黨理論所強調的黨是一部分精英分子的利益集團,我們黨和黨的干部的利益,和廣大群眾是一致的。如果按利益群體劃分,黨的干部應該分布在最廣大的群眾之中,這才能體現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否則,群眾就不會把黨員干部當作自己的代表,而是把你當作另外一個群體或者特殊階層。這樣一來,處理黨群關系的立場就會發生變化,就很難把群眾的利益看得高於一切。

第二,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相信群眾,堅定地依靠群眾。這是實行群眾路線的力量所在,體現了我們黨的歷史觀。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是我們黨最根本的歷史觀。群眾路線就是根據這樣的歷史觀,要求我們把人民群眾當作歷史活動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被領導者。我們黨常常把人民群眾稱作“真正的英雄”,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比喻,例如說人民是“上帝”、是“銅牆鐵壁”,是“諸葛亮”,這些比喻傳達的實際上就是一個意思,離開了人民群眾,我們寸步難行。隻有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才有力量,才算是抓住了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表現在工作中,就是既要問需於民,也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要善於激發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尊重群眾的創造性,總結群眾創造的經驗。事業是多數人參與才能做成,靠自己、靠少數人去做,作用是有限的。總之,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就是要對群眾常懷敬畏之心,敬畏群眾的需求,敬畏群眾的認識,特別是要敬畏群眾的參與和創造,今天還要敬畏群眾的監督。

第三、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爭取人民群眾的最大信任。這是實行群眾路線的基礎,體現了我們黨的優良作風。

沒有在日常工作中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群眾路線就實行不下去。光是你相信群眾,群眾不相信你不行,在心裡感覺和你是兩張皮,無論你有怎樣好的執政理念,都難成事。所以,毛澤東把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比作魚水關系。劉少奇也講過,我們黨什麼都不怕,最怕的一件事就是脫離群眾。我們黨和群眾本來就是一體的,一旦和群眾隔了心,成為兩張皮,就會失去群眾的信任。特別是各種形態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更是和群眾離心離德之舉。怎樣才能保持和人民群眾“不隔心”的密切聯系呢?無非兩條:一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做人清廉﹔二是不搞花架子,做工作務實。這樣才可能真正和人民群眾建立起感情上的聯系,即以平等的態度、相同的立場和群眾打成一片。情感立場不是抽象的,要有一套接觸群眾,了解群眾的方法,熱心為群眾辦實事,並且和群眾商量辦實事。要用群眾能夠接受的態度和方式宣傳政策、處理矛盾。這樣才能讓群眾覺得你的情感立場是和他相通的,他就會最大限度地信任你。有一位基層法官曾經說到一個例子,講有位當事人反復十幾遍闡述他的訴訟理由,旁邊的人聽得打起了瞌睡,但她一直聽著,很少打斷當事人的訴說。當她開始講起法律規定和處理方案時,對方突然出人意料地說:你怎麼說怎麼好,你是第一個完完整整聽完我理由的人,你尊重我,我信任你。群眾為什麼信任這位法官,就是因為他感覺到這位法官尊重他,心是和他相通的。

第四、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確保政策和決策的正確性。這是實行群眾路線的工作途徑,體現了我們黨的思想路線。

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體現了我們黨的思想路線,是因為它是“實事求是”在我們的工作路線中的集中反映。它要求我們在制定政策和決策時充分尊重和反映群眾的實踐和願望,把它作為根本依據,這樣才能確保政策和決策的正確性。它是和主觀主義、命令主義、教條主義的思想路線根本對立的。從群眾中來,就是毛澤東講的,“群眾生產,群眾利益,群眾經驗,群眾情緒,這些都是領導干部們應時刻注意的”。隻有時刻注意,經常發現,才能獲得制定政策、作出決策的依據。到群眾中“去”,就是要征求群眾意見,把政策和決策放到群眾的實踐中去檢驗它對不對,好不好。對了的就堅持,不足的就完善,錯了的就糾正,出現新的問題就再總結,並抓緊解決。可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絕不只是一種簡單的工作流程,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是需要從群眾的實踐和願望中去發現、去總結的艱苦努力。這一“來”一“去”的過程,也是我們今天說的依法執政、民主執政和科學執政的重要保証。

總的來說,群眾路線,就像是一面很科學的“鏡子”,隻要敢於面對,認真面對,就可以照出我們的差距,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群眾路線,又像是一個很管用的“法寶”,隻要准確使用,用心使用,可以幫助我們撣去身上的灰塵,可以幫助改進我們的作風。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黨建》
· 專家輔導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