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周忠高:實現中國夢與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2013年06月17日08:52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摘要] 黨的群眾路線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生命線。實現中國夢關鍵是更加深入地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隻有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才能正確把握和踐行實現中國夢的本質,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隻有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才能找准實現中國夢的依靠力量,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隻有深入貫徹群眾路線,才能制定實現中國夢的科學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為廣大人民群眾指明前進方向。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把為民務實清廉作為著力點。為民就是要一切為了人民群眾,務實就是要努力為人民群眾辦實事,清廉就是要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應將為民務實清廉有機統一起來,使之成為每一個黨員的行為准則。

[關鍵詞] 中國夢﹔群眾路線﹔為民﹔務實﹔清廉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這明確地揭示了中國夢的實現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同時也表明了實現中國夢與貫徹群眾路線之間存在著內在的緊密聯系。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黨的群眾路線始終發揮著根本性的重大支撐作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實現中國夢必須更加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今年4月中共中央決定,從下半年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加強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對於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一、黨的群眾路線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命線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黨的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實現中國夢與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實現中國夢必須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為基礎,真正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實現中國夢﹔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則是實現中國夢的必要前提和切實保障。隻有深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才能保障中國夢的偉大目標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的:“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隻要我們緊密團結,萬眾一心,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實現夢想的力量就無比強大,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作為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有能力將全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而能夠將中華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制勝法寶就是我黨始終不渝堅持的群眾路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中國夢凝結著無數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向往。”他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奮斗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革命的先驅一直在探索凝聚全民族力量以實現民族復興之路。自1840年西方列強用炮火和軍艦打開中國的大門以來,為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衰敗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從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則徐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侵略、堅持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到孫中山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的偉大口號,無數革命先驅、仁人志士艱辛探索、英勇犧牲,但都沒有找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和有效辦法。

隻有中國共產黨真正做到了動員全民族力量、共同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新中國的建立,再到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和英勇探索奮斗,逐步產生形成並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解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了誰、依靠誰、怎麼辦的問題。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的黨綱指出:“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援助工人階級。”1922年黨的二大指出,中國共產黨的目的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共產黨“是時時刻刻要站起來為無產階級利益並努力工作的黨”,“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人民群眾裡面去”。 1925年黨的四大明確提出了工農聯盟問題,指出“無產階級是最有革命性的階級”,民主革命“必須最革命的無產階級有力的參加,並且取得領導的地位,才能夠得到勝利”,“如果不發動農民起來斗爭,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和中國革命的成功是不可能取得的”。同年10月的中央擴大執委會決議指出:“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命運,全看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1928年黨的六大提出,“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群眾”,黨的中心工作“是做艱苦的群眾工作,積蓄力量”,黨的中心工作就是“奪取廣大工農兵群眾”。這就逐步明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目的是為了無產階級的利益,革命的依靠力量是工農大眾,這為黨的群眾路線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給紅軍第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眾路線”這個概念。信中指出:“關於籌款工作,亦要經過群眾路線,不要由紅軍單獨去干。”此后,在毛澤東的倡導下,在黨的工作中更加自覺地運用了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並使其不斷豐富和完善。1943年毛澤東在《關於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於行動,並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第一次從哲學高度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理論概括,表明黨的群眾路線達到了成熟。

1945年黨的七大把群眾路線的基本精神明確載入了黨綱和黨章。劉少奇同志在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黨的群眾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與人民群眾建立正確關系的路線,就是要使我們黨用正確的態度與正確的方法去領導人民群眾的路線”,因此,“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的組織路線”。他提出,群眾觀點包含四項內容,即: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黨的七大以后,群眾路線更加為全黨所熟悉,在各項革命工作中得到了更加普遍和更加自覺的運用。

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黨的群眾路線使廣大人民群眾了解黨、認識黨,看到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是從群眾之中來、用以指導群眾實踐的,是科學正確的,因此看到了改變現實的希望,看到了美好的未來,從而產生、樹立起信黨、愛黨、始終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使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緊緊圍繞黨在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開拓進取、艱苦創業、與時俱進,一步一步獲得解放、建立新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步一步解決溫飽問題、基本建成小康社會,正在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國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歷史實踐雄辯地証明,什麼時候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革命、建設和改革就勝利,反之,就遭到挫折。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同樣也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命線。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