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夢的寬廣視野和豐富內涵
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06月14日15:11   來源:安徽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黨的十八大閉幕不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並對中國夢的豐富內涵和實現路徑提出了明確要求。這一嶄新論斷和重要論述,開闊了億萬中國人民的視野,豐富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激發了眾志成城共創未來的力量。

一、中國夢因何而成為高昂的中國聲音

夢想反映的是追求,是對現實的較大改變。安於現狀沒有夢,小步前進也不是夢。它立足現實又超越現實,輕易實現的叫想法,超越一般的叫夢想,脫離現實的叫夢囈。可以說,沒有夢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沒有夢想的民族是悲哀的,沒有夢想的社會是沉悶的,沒有夢想的時代是停滯的。

中國夢有著博大的豐富內涵和鮮明的目標指向。中國夢是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相統一的夢,正如習總書記指出的,“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其基本內涵和目標追求,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三者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包含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也包含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還包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所以它具有感召力。中國夢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相銜接的夢,是在正確的道路上追夢,是在提振中國精神上筑夢,是在眾人擔當中圓夢,所以它具有推動力。中國夢是凝聚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為根本的夢,它既是民族的夢,更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億萬人民對國家和民族的憧憬,對自己未來的憧憬,匯聚起來就是中國夢。創造條件讓人們共享人生出彩機會,共享夢想成真機會,共享與祖國和時代同行同進的機會,所以它具有向心力。中國夢是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為要求的夢,尋夢、追夢、筑夢和圓夢,都離不開奮斗。我們已經通過奮斗創造了歷史,也仍需要通過奮斗走向未來。做一個夢想家,更要做一個實干家,所以它具有創造力。這“四個力”,從一定意義上說,也就共同構成了震撼當今中國的高昂的聲音。

中國夢是繼往開來的政治宣言,體現了高瞻遠矚的深邃眼光,提振了進取心。作為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尋求更大的發展、確立更高的標杆,這是富有創造力的共產黨人的優秀傳統和責任擔當。中國夢與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相承接,與當今中國發展大勢相契合,確立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的歷史坐標,極大地提振了民族進取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於我們更加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

中國夢是凝心聚力的精神旗幟,反映了夢寐以求的熱切期盼,找准了公約數。國家好、民族好、大家好,前提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落腳是人民幸福。這一要求和理念,記載著國家的滄桑,烙印在民族的記憶,扎根於人們的心底。中國夢之所以凝聚人心,成為中華兒女渴望的最大公約數,根本原因是中華民族在國家歷史長河中反思過來的,是中國人民在經驗教訓中深悟出來的。中國在歷史上曾經很輝煌,而近代以來又很悲慘,這樣的反差太大了。正如習總書記所說的,每個中國人想起那段歷史都會感到心痛。所以,中國人總有那麼一股民族復興的心結和勁頭。中國夢正是激發了愛國主義的精神,催生了民族復興的情懷,代表著人生幸福的追求,所以它必然是凝聚人心、催人奮進的精神旗幟。

中國夢是走向世界的共贏主張,順應了共同進步的歷史潮流,擴大了影響面。中國夢的實現,以追求和諧為先決條件,提倡各個民族、各個國家在發展中實現共存和共贏,絕不以犧牲他國利益作為實現中國夢的代價。中國的和平發展模式正吸引了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認可與追隨,中國人民正在以自己的力量與意志帶來與世界人民共同分享的發展與機遇。中國夢不同於美國夢,二者的內涵不同,中國夢是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統一體,美國夢突出的是個人奮斗、個人成功﹔二者的價值追求不同,中國夢強調集體主義,在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中實現個人價值,美國夢強調個人重點,追求的是個人主義價值觀和實際利益滿足感﹔二者的實現路徑不同,中國夢必須依靠自己實現,美國夢則在利用國外資源達到﹔二者的發展前景不同,美國夢不斷失色、失落,已失去了光環,中國夢不斷出彩、出奇,在引領著未來。說到底,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發奮圖強的復興之夢,也是與世界人民攜手共進的共贏之夢。

二、中國夢豐富了黨的哪些執政理念

中國夢不僅極大地激發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決心和信心,而且也豐富和創新了我們黨的執政理念,發展了黨的指導思想,使黨的執政使命更加明確、執政宗旨更加深化、執政方略更加清晰。

中國夢既是馬克思主義的,又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夢承載著“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深刻回答了對“樹立什麼樣的理想、怎樣實現理想”,“實現什麼樣的目標、怎麼實現目標”這一關乎黨和國家命運的根本問題,使理想更加具體化﹔中國夢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新的內容,明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推進改革和建設新的要求,使路徑更加清晰化﹔中國夢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發展的新境界,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從書本中走出來,以簡明的內容、通俗的形式、大眾的思維為人民群眾所掌握、所運用,使理論更加大眾化。 《共產黨宣言》指出,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聯合體”。中國夢具有多個維度,其價值維度就是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其要求的“三個共同享有”,劃清了中國夢與其他夢的區別,劃清了正當個人利益與極端個人主義界限,體現了個人發展與國家目標的一致、個人價值與社會責任的統一。

中國夢既繼承了前人,又超越了前人。 “中國夢”不僅記錄著中華民族從飽受屈辱到贏得獨立解放的非凡歷史,還承載著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艱辛探索的偉大歷程,凝聚了廣大中國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和人民幸福的力量。中國夢的提出,基於主體的特定的歷史體察和文化積澱而形成,是對歷史的反思和現實的把握作出的積極回應,反映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奮力圖強的意志和品格。其創造性闡發的中國精神,既體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強化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凝結性,更增添了發奮圖強、共享榮光的民族情。

中國夢既保留了政治話語體系,又突破了傳統政治話語體系。中國夢在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實質與科學價值的同時,從話語體系上對其進行創造性轉換,打通了學術話語與政治話語、民間話語與官方話語、中國話語與外國話語之間的隱性阻隔,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親和、更加清晰、更加具體,大大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話語庫,為我們黨在理論上作出新概括、新提法、新命題奠定了堅實的話語基礎。同時,中國夢對理想的表述更親切、更浪漫、更包容,對百姓話語體系的接納更一致、更貼近、更實在,從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傳統政治話語體系,使對黨的執政理念的表述更接地氣、更贏民心,也必將更有感召力。

(責編:吳斌、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