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實現中國夢研究為中心
西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任保平
社會科學的精神功能無非是兩大方面:一是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現象進行理論解釋,從而形成一定的思想和理論,並以這些思想和理論引導人們的行為。二是為社會服務,服務社會不是簡單地提對策建議,而是破除迷信和教條、塑造世界觀和智力氛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方式、訓練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從這一功能出發,社會科學研究要做到:頂天立地。所謂頂天就是要有學術性,學就是要有新認識、術就是要有技巧性,形成新理論、提出新思想。所謂立地就是要立足現實,密切結合政策方針,突出應用性。
從這一認識出發,我省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要立足於中國經濟社會和我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這一現實。圍繞中國夢和三個陝西的實現,圍繞中國和陝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擴大需求這個大局。把握經濟結構調整、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這個中心,深入研究我國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
第一,推進思想創新,凝聚精神力量,引導和激勵社會科學以實現中國夢為中心開展研究。理解中國夢一定要關注我們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正是社科工作者需要關注的問題,因此社科工作者需要要圍繞中國夢和三個陝西開展社科研究,推進思想創新,凝聚精神力量,引導和激勵人們實現中國夢。
第二、對我國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科學的判斷。對國情和省情進行准確的把握,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准確的診斷。要做到這些社會科學的研究必須進行學風的轉變,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從真實世界中尋找問題之所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通過調查研究搞清楚當代中國和當代陝西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理論問題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是什麼。
第三,對我國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進行理論解釋。世界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的短期趨勢和長期趨勢是什麼,中國以及陝西經濟社會發展如何應對世界現代化和工業化發展的趨勢。當前中國和陝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征是什麼,經濟社會發展處於何種階段,這個階段的特征、矛盾、主題和任務是什麼。這個時代背景下發展的關鍵制約是什麼,如何突破這些制約。對這些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要形成理論解釋,形成新理論和新的思想認識。
第四,提出解決這些重大問題的對策和政策主張。在判斷出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層次的理論解釋之后,就需要理性、科學、系統地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和政策主張,從而來引導人們的行為。這就是社會科學研究的轉化問題。社會科學研究要對我國和我省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未來的改革取向、城鄉一體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社會管理、生態文明提出可實施的對策和政策主張。
將中國夢闡釋置於世界圖景
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單文華
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必須要立足於中國的實踐,堅持理論的中國面向和中國意識,為中國的社會實踐提供理論服務。但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參與深度和廣度的增加,增強研究的全球視野、樹立研究的世界眼光也應當成為建立中國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的應有之義。換句話說,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不僅要牢牢把握“中國夢”的中國面向,也要能夠洞悉其世界面向,不僅將“中國夢”置於更廣闊的世界圖景之內,更要探索中國如何才能引領建立一個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
增強研究的全球視野、世界眼光也是維護中國的國際利益的必然要求。當今時代,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維護國家的利益特別是核心利益,對理論界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回答這些問題,不僅要求學者准確把握中國社會實踐的脈搏,而且要有深厚的國際知識儲備和國際問題洞察力,還要有國際學術組織和領導能力。
從陝西來看,在陝西建設全國內陸型開放戰略高地和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下,理論界在為陝西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議的過程中,不僅要把握省情、國情,而且要重視世情。隨著陝西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陝西與國外的交流將更加頻繁,這種對世情的把握正日顯重要。正如趙正永書記曾經指出的,外向型經濟不足是陝西省經濟發展的“短板”所在。這塊短板的拉長,不僅有賴於經濟部門加大開發開發力度,也有賴於理論學術部門加強國際化建設,為陝西“全國內陸型經濟開放開發戰略高地”建設建言獻策。因此,我省加強理論和學術的國際化建設,勢在必行。
我認為,中國學術和理論的國際化一定要做好兩個方面:一方面要面向世界,廣納世界學術成果為我所用﹔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國,堅持學術自信和理論自覺,讓中國學術走向世界並逐步引領世界學術,讓中華文明巍然屹立於世界文明之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