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民
2013年06月06日08: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對於哲學的定義,說法頗多,可謂見仁見智。不過,將哲學定位於探求真理的層面,大概能得到多數人的認可。哲學所探求的真理,乃是對世界的總體把握,是一種通透無礙的大智慧,是通行天下的普遍之理。在這個意義上,哲學體現出一種“通”的品性。正因為哲學追求的是一種具有“通”性的大智慧、普遍之理,所以哲學才會對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哲學“通”之品性要求哲學研究者在把哲學做“深”、做“細”的同時,還必須把哲學做“通”,而不能滿足於一孔之見,隻見樹木、不見森林。因為這種一孔之見的零碎哲學,容易降低哲學的品位。那麼,該如何把哲學做“通”呢?
把哲學做“通”,應在“大”上下功夫。要探求大智慧和普遍之理,就必須有大視野、大心量、大氣魄。古代哲人對此有過精辟論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強調的是大視野,有大視野才不會固步自封、一葉障目﹔張載所謂的“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強調的是大心量,有大心量才能容納、吸收不同的思想,不自以為是﹔陸九淵所謂的“從來膽大胸膈寬,虎豹億萬虯龍千”,強調的是大氣魄,有大氣魄方能有大境界,才不會因種種困難而退卻。倘若無此“三大”,就難以把哲學做“通”。
把哲學做“通”,應在培養學識上下功夫。培養學識之要津莫過於回歸哲學經典,通過與哲學大師的對話,逐漸培養哲學研究者所應具備的嚴謹的思辨能力、敏銳的問題意識、自覺的批判精神。同時,哲學研究者也要重視從時代中培養學識。如果說哲學經典在於培養一種哲學眼光,那麼,社會現實則無異於活生生的素材,眼光滲透於素材才可能有大智慧產生。而且,我們所探求的是否是大智慧、普遍之理,也必須經過時代的檢驗。
把哲學做“通”,應自覺打破學科分類所形成的“壁壘”。今天是分工日益精細化的時代,學術研究也是如此。僅就哲學學科而言,即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等八個二級學科,每一個二級學科裡面又有更細微的分類。按照哲學的分類把各個領域做“深”、做“細”當然不無道理,但倘若完全按此壁壘森嚴的分類思路拘謹於某一個狹小的領域去做哲學,終其一生亦難做“通”矣。思想無禁區,智慧無邊界。把哲學做“通”,要求哲學研究者不但要自覺地打破本學科由於分類所形成的“壁壘”,還要積極關注並善於吸收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最新成果,為我所用。
把哲學做“通”,應貫徹“知行合一”的精神,善於將哲學的大智慧、普遍之理貫通到自己的實踐活動中。實踐既是真理之源,更是真理的“試金石”和落腳處。尤其是對以哲學為業的人而言,“知行合一”更是“誠”之優良品質的體現。倘若哲學研究者說一套做一套,將哲學作為文字游戲甚至作為謀取某種好處的工具,那麼,即便他說得天花亂墜,也難有說服力。
《 人民日報 》( 2013年06月06日 07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