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周文彰:樹立新綠化觀 告別綠化形式主義
——在河北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領導干部培訓班結業式上的講話
(2011年4月12日)
2013年05月29日09:49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現在,城鎮不少新建場所“有綠無蔭”、“有綠少蔭”成了普遍現象。尤其在赤日炎炎的夏天,這種感受格外明顯。一些新建的開發區、居民小區、市民廣場、辦公大院、旅游景點,注意到了樹種的奇特多樣、樹叢的布局、花草的點綴、水景的配合,惟獨沒有考慮到行人怎樣走路,車輛怎樣停放,生態效益如何。這些場所漂亮是漂亮了,但造成的效果卻是個花架子——有綠色無綠蔭,有樹木不遮陽,有花草不降溫。

這種現象,在我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普遍存在,愈演愈烈,表明我們的城鎮綠化陷入了一系列誤區:

一是目的誤區。本來城鎮綠化的目的首先是造蔭,然后才是造景,古人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現在呢?造景替代造蔭,成為城鎮綠化的第一位目的。

二是審美誤區。我當然不否認綠化有造景目的,我只是提醒造景一是擺錯了位置,二是存在著綠化審美誤區,以為美景就是盆景,綠化就是畫畫,所以種什麼樹、什麼草、什麼花,服從於畫面的需要,而不是服從於人們生活的需要。

三是動機誤區。在有些人眼裡,綠化就是花錢,造景就是工程。本來可以就地取材的,結果舍近求遠﹔本來可以花小錢的,結果花了大錢。

這三個誤區導致了一個嚴重后果,就是綠化形式主義:綠化注重形式,忽視內容﹔隻求好看,不求中用﹔隻管花錢,不管效益。

要解決城市綠化“有綠無蔭”、“有綠少蔭”的問題,就必須告別綠化形式主義,樹立新綠化觀。

新綠化觀的要點有三:在綠化目的上,反朴歸真,植樹造蔭。綠化,始終是實用第一,美化第二﹔造蔭第一,造景第二﹔造蔭追求實用是內容,造景追求美化是形式。所謂實用,就是要能遮陽蔽日、創造樹蔭,讓道路、公共場所的環境能夠適應人的活動的需要。這個“實用”原則,也就是“以人為本”原則。在綠化景觀上,樹立新的綠化審美觀念,這就是“樹多就是美景”,“樹老就是歷史、就是文化”。在綜合效益上,把生態效益放在突出位置,使綠化有利於改善水土保持,改善氣候條件,改善生態環境。

因此,新綠化觀的實質內容,就是注重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景觀效果的三者統一。注重社會效益,就是通過綠化改善城鎮居民的生活環境,讓群眾行路和游客游玩不再遭受烈日炙烤之苦。

新綠化觀的操作思路十分簡單,就是“打造林蔭大道”。路到哪裡,樹就栽到哪裡。凡是用於人們步行騎車的路,比如馬路的人行道、庭院道路、景區道路,能栽樹的都要栽樹,樹長成之后形成綠樹成蔭的效果。

“林蔭大道”是一種通俗簡便的說法。我用“林蔭大道”泛指林蔭小區、林蔭停車場、林蔭大院等。機關大院、校園、廠區、軍營,就是我所說的“大院”,所有這些地方,都要綠樹成蔭。城鎮內的各種廣場,包括文化廣場,也要適當種樹,使這些廣場不僅晚間可以用於健身娛樂,在炎日高照的白天也能在樹蔭中散步游覽。那些規劃出來的成片景觀綠化用地,更要植樹造林,即運用園林藝術手法植樹造林。

因此我希望,凡能種樹的地方都要種樹,花草用於點綴﹔凡是種樹要多種枝繁葉茂的樹種,那些所謂的景觀樹種不能成為城鎮綠化的主打樹種,甚至也不能成為園林綠化的主打樹種。我殷切地期盼我們的城鎮努力形成這樣的景觀:每條人行道都是林蔭道,每個住宅小區都綠樹成蔭,每座城市都是森林海洋。至於所種的樹會不會破壞城鎮路面、影響地下管網、妨礙沿街住家採光、影響倉庫濕度等等,所有這些技術性問題多聽專家意見。

我提倡“打造林蔭大道”,並不等於提倡種大樹,現在大小適中,長成之后枝繁葉茂就行。不等於提倡種野樹,不能到深山老林去挖樹,不能隨意到外地買樹,應盡量選用本地樹種。也不等於提倡種貴樹,有條件種貴樹當然可以,沒條件不應刻意追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當然還可以與發展經濟相結合栽種枝繁葉茂的經濟樹種。有些城鎮綠化種樹,總覺得樹越大越好,越貴越好,千方百計從山裡或者外地購進大樹、老樹,美其名曰“大樹進城”。然而“人挪活,樹挪死”,大樹移植成功不易,導致大量的大樹、老樹死亡,另一方面也推動了了一些人偷樹販賣,破壞山區林木,損害國家整體生態效益。

種樹還是種草,隻要做一個比較,就可以看到,無論從哪方面看,都要見縫插針種樹,點綴種草。種樹福蔭百姓,種草則中看不中用﹔種樹生態效益好,種草生態效益差﹔種樹維護成本低,種草的維護成本高,種樹它為我們服務,種草我們為它服務﹔種樹是積累財富,而種草則永遠是草。

我在海南主管宣傳文化工作時,省裡興建文化公園,我擔心海南省圖書館綠化沾染綠化形式主義,於是請文體廳去管一管,文體廳領導說他們無權管,綠化歸建設廳管,我找建設廳,建設廳領導說他們說了也不算,綠化規劃要聽專家的。於是我決定召開綠化方案匯報會,我把會議選擇在上午10點,海南陽光正辣的時候,會議的第一項議程就是請與會者考察要綠化的場所,於是大家走出空調會議室,走到火辣辣的陽光下。考察行程共13分鐘,5分鐘開始淌汗,8分鐘上衣開始汗濕,考察結束時上衣后背已經沒有干爽之處。回到空調會議室,我說:“圖書館怎麼綠化,想必大家已有感悟。我希望圖書館綠化按三句話去做:一讓圖書館座落在綠樹叢中,二讓每一條道路覆蓋在濃蔭之下,三讓讀者市民行走在清涼之中。”大家一致贊成,修改綠化方案。海南省圖書館綠化成了“打造林蔭大道”的示范工程。

要普及新綠化觀,使之深入人心,變成實踐,就要進行宣傳培訓,即分別培訓建設規劃部門的干部,培訓園林設計人員,培訓開發商,培訓各部門各單位領導。綠化目標要從園林城鎮變成森林城鎮。希望各位學員帶頭實踐新綠化觀,豐富和完善新綠化觀,使綠化形式主義逐步在我國消失。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周文彰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