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人民日報刊80后、90后的呼聲:“我們不缺理想,缺的是理解”
2013年05月15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題:“我們不缺理想,缺的是理解”(大家談·我的青春我的夢③)

主持人的話

上期“大家談”,我們刊發了一位青年工作研究者的文章《別戴著老花鏡看青年一代》。見報當日,人民日報法人微博的轉發就達到800多次,評論200多條。更有不少讀者寫來長文。他們中的大部分均為80后、90后一代。這也使我們深切感受到,青年一代渴望得到理解、獲得認同,希望為自己“代言”。

如何評價青年一代?或許,我們的確應該審視自己戴的什麼眼鏡。不僅要摘除“老花鏡”,也要取下“近視鏡”﹔不能舉著“放大鏡”來觀察優缺點,也要提防“望遠鏡”看不真切造成誤會,當然,更要警惕用“變色鏡”、“哈哈鏡”打量,扭曲了形象。

那麼,這一代青年到底是“朝氣蓬勃”還是“暮氣沉沉”?是“過於自我”還是“自立自強”?是“沉淪於現實”還是“充滿著理想”?今天起,我們將分別從青年和“老”年的不同角度,呈現一個多維視角。他們的觀點可能針鋒相對,看法也未必正確。但是,不妨靜下心來,認真傾聽。或許,會讓你對青年一代產生新的視角。

今天,我們選登幾位80后、90后的看法。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或者有更加獨特的青春感悟,歡迎參加討論,分享你們的故事。我們將從中摘編刊發。請在文中注明年齡段。

來稿請寄:rmrbpl@163.com,或傳真至(010)65368684

在山區支教的,不也有青年

宋一諾

在80后、90后青年的成長過程中,總有批評聲音,雖然有時以善意的名義出現。有人批評不負責任、缺少擔當,有人痛心不思進取、沉溺歡娛,有人厭惡青年人滿世界追名逐利。不可否認,確有少數青年人誤入歧途,然而,把少數人的錯誤價值觀當做年輕人的主流,把個別人的扭曲人格強加在青年群體上,既不符合現實,又嚴重傷害青年自尊,以偏概全的錯誤論斷,甚至成了青年人要面對的無形壓力。

請看看山區希望小學破舊講台上佇立著的身影是誰,請看看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熱心陪伴老人的是誰,請看看震后捐血流動車旁排著長隊的人群又是誰。作為一名大學生志願者,我曾發起關愛失獨老人的倡議,短短幾天,報名的同學上百人。青年人做的這一切是為了什麼?是為金錢為榮譽?是作秀還是責任心使然?是內心狹隘自私還是勇於奉獻付出?青年人從不缺少進取心、責任心,也不缺乏合作意識和友愛精神,我們缺的不是理想,而是理解和支持。

一些負面輿論對青年一代的評價之所以會失真失實,缺乏溝通、缺少了解無疑是最重要的原因。反思青年人自身,我們也存在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不向家人流露內心情感,不及時讓親人獲悉自己的想法,給了對方主觀上臆想猜測的空間。溝通是理解的前提,青年人自身也應多改改閉目塞聽、自大自我的壞毛病。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學生)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