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指出:“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他還強調,永遠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精神,銳意進取,大膽探索,敢於和善於分析回答現實生活中和群眾思想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摸著石頭過河”與“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都是在開辟前進道路時採取的有效方法,兩者之間有著深刻的內在聯系。
體現了尊重實踐、崇尚真理的政治理論品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開創,是在深刻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基礎上實現的,需要極大的理論勇氣和政治智慧,靠的正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智慧與韌勁﹔開創改革開放新局面,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充分發揮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和不畏險阻的政治魄力,要靠“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闖勁和拼勁。“摸著石頭過河”與“逢山開路、遇河架橋”在方法論上是一致的,都體現了尊重實踐、崇尚真理的政治理論品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是靠“摸著石頭過河”一步步印証、一點點樹立起來的,同時又以這種自信敢於和善於在前進道路上“逢山開路、遇河架橋”,排除艱險、持續發展。
體現了尊重客觀規律與搶抓戰略機遇的內在統一。在改革開放30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發展前進的每一步都是尊重客觀規律、艱苦探索、迎難而上的過程。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們黨尊重生產力發展規律和人民群眾意願,“摸著石頭過河”,從農民自發包產到戶中受到啟示,在全國推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啟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之路﹔在創建深圳等經濟特區中,逐步探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改革之路。30多年來,我們黨以“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巨大政治勇氣,在搶抓發展的戰略機遇中登險峰、涉深水、開坦途,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的發展歷程。在新的歷史時期,如何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牢牢抓住機遇而不喪失機遇,是必須認真對待的重大戰略問題。
體現了求真務實、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問題的思維。“摸著石頭過河”需要探索實干的勇氣、耐力和精神,“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需要開好路、架好橋的智慧和膽略,二者都需要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都體現了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問題的思維。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沒有現成答案,現實中也沒有成功模式可以借鑒,必須通過自己試、自己闖。當前,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我們更要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既善於在實踐中趨利避害、摸索前進,又敢於大刀闊斧、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體現了勇於擔當、創新求變的精神。經濟全球化給我國既帶來發展機遇,又帶來嚴峻挑戰。我們黨擔負著民族和國家振興的歷史使命,完成這一使命需要勇於擔當、創新求變的精神。不“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一邊摸索一邊改革、一邊改革一邊摸索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就不可能准確把握發展中的客觀規律,不可能有改革創新的成果﹔沒有看准了就干、就闖的“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精神,就不會有美好的發展未來。“摸著石頭過河”與“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體現了勇於擔當、創新求變的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更要發揚這種精神,不斷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
(作者為武警部隊政治學院政治部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