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劉成紀:中國精神的傳統基源與現代轉換
2013年04月24日08:4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中國精神不是一個新問題。它的直接源頭是19世紀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帶來的國家意識的覺醒。關於這一問題之於現代國家的重要性,梁啟超曾於1902年《新民之議》一文中指出:“凡一國之能立於世界,必有其國民獨具之特質。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風俗、習慣、文學、美術,皆有一種獨立之精神。祖父傳之,子孫繼之,然后群乃結,國乃成。”那麼,決定著中國歷史存續與現代命運的精神是什麼?自嚴復、梁啟超、辜鴻銘始,中國知識界給出了種種界定,要言之,無非是愛國主義和改革創新兩大主題。正如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所講:“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愛國主義精神傳統。中國文明之所以綿延5000余年依然活力充沛,核心力量就是這一民族歷久彌堅的國家認同意識。從歷史看,這種國家認同的形成,與自仰韶文化就開始佔據主導地位的農業生產方式有著密切關聯。這種生產方式以家庭為基本單元,以村落為聚居形式,可稱為家庭經濟或村落經濟形態。由此形成的社會模式則依托於血緣,即由血緣關系構建的家族共同體。與此相應,中國傳統國家基本上是這種血緣關系的放大形式。所謂“國家”,不論是先有國還是先有家,或者先有家再有國,家國一體或家國同構均構成了它最重要的屬性。比如,中國古代的國家政治講究“以孝治天下”,就是要將家族倫理放大為國家倫理,在君臣、官民之間建立一種擬血緣關系。這樣,如果人們認為愛家是無條件的,是人基於血緣的自然本能,那麼在國家層面,愛國就同樣不需要理由,它發於情感,同時也是人應自動承擔的政治責任。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