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深入把握“中國夢”的思想內涵
辛向陽:實現中國夢要堅持“五有”
2013年04月15日09:33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公夢”“私夢”的統一

  朱相遠

  改革開放前,我們一直把個人利益、個人夢想、個人出彩等,當做個人主義,以秋風掃落葉之勢來予批判、蕩滌。整天“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閃念”,弄得人人自危,談私色變。

  改革開放后,搞市場經濟,鼓勵發家致富。人們追求個人夢想、個人財富、人生出彩,漸成時尚。但因改革還不到位,對私有財產保護乏力,社會尚存在仇富心理,一些先富之人,仍心存余悸。

  最近,習近平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指出,“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這就從集體與個人兩個角度,對中國夢進行全新的詮釋。把公夢與私夢、民族前途與個人前途、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社會風採與個人出彩等辯証地統一起來了。這很具新意,讓人們理直氣壯地,在實現中國夢中,也可實現自己個人的夢想,實現自己人生的出彩。當我們萬眾一心,為中國夢共同奮斗時,“我們每個人為實現自己夢想的努力就擁有廣闊的空間”。

  把公夢與私夢統一於中國夢中,就使人們自覺認識到,為國家、為民族,同樣也是為個人、為自己。既反對損公肥私的極端個人主義,又摒棄公而無私的空想主義。這種利益的統一,必將形成目標的統一、思想的統一、行動的統一,能凝聚最廣泛的共識,具有戰略意義。這不僅鼓勵大家創業致富出彩,也使那些先富起來的人放心,免除后顧之憂。

  30多年后的今天,由於改革尚未到位,法制不健全,社會仍然存在機會不平等,由此造成權益的不平等,財富擁有的不平等,致使貧富差距拉大,社會不公正現象普遍,引起部分群眾的不滿。

  故習近平在講話中提出,要讓人人共享三個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共同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齊成長與進步的機會”。這就強調了機會的平等。人們成天講人權、講平等,真正實質性的人權,就是自由發展的權利﹔真正實質性的平等,就是機會的平等。社會中的個體,由於各種主觀因素(如體質、天資、個人努力程度等)和客觀因素(成長環境、受教育程度等)的差異,造就了社會不平等的條件,因此,人們在財富、能力、素質等方面總會存在一定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不能讓機會不平等的外在條件來拉開。隻要機會均等了,社會也就公平了,人們也就感覺平等了。

  大家要求平等,並非要求恢復平均主義,而是對機會不平等的不滿意,是人們未能共同享有人生出彩、夢想成真及一齊成長進步的機會。因此,這“三個共同享有”的提出,無疑給機會均等,也給社會公平,創造了前提,指明了方向。

  正如習近平所言,“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13億人的夢想,13億人的機會,要靠13億人的共同奮斗。改革開放后的30多年,我們已創造出令世界震驚的業績,還有什麼更美好的東西不能被創造出來呢?讓我們共同奮斗吧!(作者為全國人大原常委)

(責編:朱書緣、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辛向陽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