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夢”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個自信
朱繼東
2013年04月03日13:41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制度自信:推動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障

科學揭示社會制度變遷規律、指引社會前進方向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與其他一切政黨的一個根本區別,也是體現馬克思主義政黨革命性、先進性的重要標志之一。正如習近平同志所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這些話對那些曲解、詆毀甚至攻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論給予有力回擊,發人深思、令人振奮、催人奮進。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並就如何進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健全協商民主制度等作出了科學安排,既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們進一步努力的方向。我們要牢記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提出的要求,要堅持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堅持和完善現有制度,從實際出發,及時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不斷增強制度自覺、制度自信,不斷擴大制度認同、凝聚制度共識、夯實制度根基,並在繼續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行動中推動實現“中國夢”。

政治自信:確保實現“中國夢”的根基所在

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非常清楚和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最大的危險是腐敗。3月17日的講話中,習近平同志再次強調,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反對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堅決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作斗爭,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為黨和人民事業而奮斗。2012年11月15日,他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要求,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此后,他1月22日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出戰略部署,要求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一次次強調堅決懲治腐敗、堅定理想信念和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等要求的背后,體現了我們黨對自己的政治信仰、政治目標、政治理論、政治制度和政治理想的高度自信,更展示出我們黨對自身、對國家、對未來的高度政治自信。

實現中國夢必須走好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就需要有一個有著高度自信的政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為實現共同夢想而奮斗,這個政黨隻能是中國共產黨。去年底,習近平同志走訪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重提毛澤東同志和民建領導人黃炎培關於歷史周期律的談話,就是向外界展現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的危機感、責任感、使命感的同時,也向外界表明共產黨人有跳出興亡周期律的高度自信。

因此,我們應該在適當的時機,堅持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原則,像1945年黨的六屆七中全會通過的《關於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那樣,集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對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成敗得失進行深入、深刻總結,既要充分看到我們的偉大成就和經驗,也不回避問題和失誤,做出一份經得起歷史考驗的《關於改革開放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再一次統一全黨的認識,加強全黨的團結,增強政治自信,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實現“中國夢”。

價值自信:凝聚實現“中國夢”的不懈動力

民族自信是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基礎,是一個民族自立自強的靈魂,是一個民族成熟和強大的標志。面對“普世價值”論等西方價值觀和歷史虛無主義等的沖擊,民族自信的關鍵是真正懂得中華文化所具有的高度和在人類文明中的價值,明白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的偉大成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世界格局中所應該佔有的地位和應贏得的敬重,這就是價值自信。價值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對自身價值的充分肯定,是一個民族的精、氣、神,是一種戰無不勝的不竭精神動力和強大靈魂支柱,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根本的價值追求,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思想基礎和強大力量源泉。我們應該深刻認識到,沒有價值自信,民族自信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民族自信必須價值自信,隻有價值自信才會擁有真正的民族自信,真正凝聚實現“中國夢”的不竭動力。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魄,是價值自信的核心所在。愛國主義始終是把中華民族堅強團結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創新始終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全國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高舉價值自信的旗幟,永遠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中華民族素有價值自信的氣度,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保持自己、廣納百川,形成了獨具特色、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和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后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戰勝那麼多難以想象的困難和挑戰,表現出極強的生命力,就是因為有信仰力量的支撐、價值自信的鼓舞。黨的十八大明確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之中,這標志著中國已把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終極價值追求,這也在價值層面上極大提升了“中國夢”的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和感召力,豐富了價值自信的內涵。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好共同富裕道路,從根本上破解貧富差距拉大等社會問題,從而為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什麼是真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明確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這段話不僅澄清了社會上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些錯誤認識,而且堅定了全黨、全國人民的價值自信。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也就是讓國家更強盛、人民更幸福,中華民族對世界作出更大貢獻。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從價值自信走向民族自信,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習近平同志提出,中國與世界已成為利益共同體,“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這些話正是他面對西方發達國家所體現出的高度價值自信,“中國夢”追求的是促進世界共同發展、建設和諧世界,實現“中國夢”是世界的重大“利好”,是全世界人民的福祉。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

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雜志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