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理論自信從哪裡來——訪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李德順
記者 王翠娟
2013年04月01日09:55   來源:學習時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記者:請您談談對您影響比較大的一本書和讀書的感受。
  李德順: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總是繞不開馬克思的《資本論》,甚至一生都在讀,它無疑也對我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每次讀《資本論》總會有不同的感想,這次讀完《資本論》的《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結合以前的一些思考,主要感受是我們的理論自信問題。
  我們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全人類的文明成果和資本主義文明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性分析,既體現了不畏任何權勢和成見的理論勇氣,也展現了極大的學術魅力,甚至連反對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其思想在人類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比如上個世紀90年代末“千年思想家”的評選,馬克思就位列第一。這不是共產黨組織評選的,而是英國廣播公司匯集全球互聯網投票的結果。這說明,馬克思主義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科學真理,是值得自信的。
  為什麼自信呢?在這裡我談兩點:
  第一,馬克思堅守科學的徹底性,它的唯一目標是追求真理。對真理的追求必須以事實根據為基礎,也就是要做到實事求是。我們都知道,《資本論》鴻篇巨著在馬克思生前並未完成,因為他時刻關注實踐的變化,不斷檢驗其觀點以及理論是否完善或有效,並不斷進行自我批評。正是因為堅持這種徹底的科學精神,馬克思的學說最終才能經得起歷史的檢驗。這是一種理論科學性和真理性的自信。
  我們的理論也必須始終堅持這種科學嚴謹的態度,堅守實事求是,不能投機取巧,自信不能來自依托權勢和偶然中彩的僥幸。
  第二,價值取向和價值立場的自信。馬克思主義理論為誰著想?它以實現整個人類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發展為目標,它的價值主體是整個人類。正如恩格斯所說,馬克思一生中有許多敵人,但沒有一個是個人的私敵。因為他的理論是站在人類整體命運的高度看待一切,包括資本主義的歷史得失,所以是“大公無私”和“問心無愧”的。例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類解放。人類解放首先要靠無產階級自身的解放﹔而無產階級隻有在解放全人類中才能解放自己。因為無產階級處於社會的最底層,是最革命的階級。無產階級想要贏得自身的解放,就必然實現壓在其身上的所有一切階級的解放。可見,馬克思的理論自信不是自封的,也不是依附於權貴。
  再如馬克思說自己的理論並不過多責求個人,倒是“最不要個人對歷史負責”的。個人的境遇被納入到歷史發展的大邏輯中,雖然在具體的歷史過程中會付出一定的代價,犧牲一些個人,但下一步的歷史進程又會對此加以補償。總之要從歷史發展的整個過程中看透人類應該做什麼,能夠做什麼,重在從制度的角度批判社會,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苛求個人的道德上來。因此馬克思認為,個人是歷史過程中的個人,資本家也不過是資本的人格化。無產階級解放人類的斗爭,也意味著將資本家階級從“資本的人格化”的境地解放出來。所以,他在結論中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而前提卻是肯定了資本主義在歷史上的偉大成就。這樣的大歷史眼光,顯現了以人類為主體的偉大胸懷,其他人很少能達到。
  總之,從價值取向上看,馬克思的理論絕無為任何人謀取私自特權的意味,也不取媚或依附於任何權貴,而是為人類共同的前途和幸福著想的。有這樣的偉大胸襟,當然是自信而寬容的。馬克思不僅敢於面對一切理論上的質疑與挑戰,而且擺脫了個人和小團體的恩怨情仇,始終站在人類道義的制高點上,這才是真正的自信。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李德順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