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行政體制改革有助於簡政放權、轉變職能、激發市場和社會活力。隻有真正轉變政府職能,放權讓利,才能真正有效地激發市場和社會的活力。如果行政體制改革只是合並、撤銷了一些部門,而相應的管理職能沒有減少,相關機構並沒有完全裁汰,或者以變相的方式生存下來,那麼,改革的目的也就很難達到。盡管在行政體制改革中,政府總是力圖轉變職能,縮減管理權限,但是,轉變政府職能似乎比減少政府部門更難。總體來說,當前政府部門管得還是太多了,太細了,特別是在一些微觀層面的管理讓下級政府機構、相關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難以接受。這種狀況對於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行政改革都非常不利,也約束了社會生活的活力和經濟領域的創新能力,特別對於許多民營企業而言,他們認為自己的活動空間太少了,生存壓力太大了。
此次行政體制改革有助於推進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和政社分開。在這次改革中,分別組建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實行鐵路政企分開,是政企分開的重大舉措。這次改革特別強調,要減少投資項目審批,切實落實企業和個人投資自主權﹔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審批事項,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等非許可審批﹔減少資質資格許可,發揮行業協會、學會的作用﹔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並改革工商登記制度。這些措施有利於從體制機制上最大限度地給各類市場主體鬆綁,充分激發企業和個人創業積極性,對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體制機制上加強社會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都會起到積極作用。
當然機構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對於社會詬病比較多的發改委管轄權過大、過多的問題沒有涉及,對於討論比較多的証監會、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並的問題沒有回應。同時,政府職能轉變的力度也可以更大一些,許多事情可以讓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來承擔,這樣,政府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進行制度建設、宏觀調控和公共服務。此外,行政審批制度、財政預算制度、領導干部選拔任命制度、政務信息制度等領域也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改革加以完善。這些問題可能是下一步行政體制改革將要觸及的領域。(內容來源:學習時報 《行政體制改革具有全局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