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求是》:贏得主動 贏得優勢 贏得未來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03月18日17:05   來源:求是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深刻認識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

十八大報告指出:“我們要准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我們現在站在了更高的起點上,我們面臨的機遇,不再是簡單納入全球分工體系、擴大出口、加快投資的傳統機遇,而是倒逼我們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我們必須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這樣的新機遇,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在風雲變幻的國際環境中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

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是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外部條件。當今世界,國際局勢雖有動蕩不安的一面,但世界總體和平局面可以維持。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於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保持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具備更多有利條件。當前世界各國相互聯系日益密切,利益交融更加深入,全球合作向多層次全方位拓展。各大國協調應對新挑戰的意願上升,中美、中俄、美俄、中歐等大國關系保持相對穩定,相互都有借重。

美國雖然高調實行戰略重心東移,來勢洶洶,令我周邊外交環境更趨復雜,但國際金融危機對美造成巨大沖擊,美整體實力呈相對下降趨勢。同時,伊拉克、阿富汗戰爭給美國造成的壓力和負擔一時難以完全擺脫,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能力和意願不足。中國發展蒸蒸日上,美自身利益也日益需要借重中國。中美關系大局保持基本穩定,兩國高層互訪不斷,交流機制暢通。與此同時,東亞一些國家對美野心也有所防范,不甘心充當對付中國的馬前卒。整體來看,中國發展的和平國際環境可以維持。

從中國發展的世界經濟環境看,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發達國家經濟低迷,復蘇乏力,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同時債務纏身,特別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形勢非常嚴峻。這對中國經濟外貿形勢構成嚴峻挑戰。但是,西方不亮東方亮。在西方國家面臨較大經濟困境的同時,新興國家市場的壯大,為中國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條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按市場匯率計算,“金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已達11.3萬億美元,佔全球比重從2000年的8.4%增至2010年的18%,預計到2020年將升至50%。世界經濟版圖將呈現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平分秋色的格局。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正孕育著群體突破,這很有可能帶動一大批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崛起。這是我們作出戰略機遇期判斷的重要根據。美國十分重視新能源、干細胞、航空航天等產業的發展,期待通過發展高科技產業,重振經濟。日本以及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也紛紛制定有關戰略或加大資金投入,以確保本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科技創新的競爭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一個重要特點和趨勢。

中國目前科技進步貢獻率約在40%左右,力爭在“十二五”期間達到55%。“十一五”期間,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科技創新對重點產業振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作出了積極貢獻,也為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等重大國際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天宮一號”成功發射上天,使中國向擁有探索宇宙的基地邁出了關鍵一步。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超過5000米,吹響了中國向深海進軍的新號角,這些重大科技突破彰顯了中國科技實力。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成為“十二五”規劃和我們抓住戰略機遇期的重要內容。

(責編:萬鵬、秦華)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求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