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總親自整頓軍隊經商
解放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時,東北、華東等戰區開始組織大規模戰役,整軍整師地殲滅國民黨軍。隻有華北戰場打不開局面,沒打一個像樣的殲滅戰。當時各戰區部隊殲滅國民黨軍十幾個師,俘虜國民黨將官106人,華北戰區隻俘虜一個,還是團長。
1947年5月,毛澤東委托朱德去華北部隊視察,看看原因何在。朱德到華北部隊,實地調查研究后,給毛澤東寫報告說:華北部隊后方太大,出征人員少。野戰軍號稱12萬人,實際能用於作戰的不到7萬人。其余的都在后方搞生產,各自為政。團以上機關都有自己的財產,紀律也比較混亂。如果不割去這個大尾巴,華北部隊的狀況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改變。
為什麼華北部隊有這樣的現象呢?這是抗戰時期遺留的問題。抗戰期間,太行山根據地的部隊都是自謀生路的。延安不發經費,要部隊自行解決生計問題。抗戰時期是國共合作,八路軍不能像紅軍時期那樣打土豪、分浮財解決軍餉,就隻有靠生產經商。於是,晉察冀部隊在太行山裡開荒種地,辦商店,搞多種經營。晉察冀邊區地處陝甘寧和華北敵佔區之間,八路軍利用敵佔區農產品缺乏、商人貪圖牟利,以及地下工作在偽軍、偽組織中的內線關系等條件展開工作。八路軍的地下關系網一直深入到北平、天津。到1941年,晉察冀政府和部隊的生產經營已初具規模,邊區軍民的生活日用品大部分能夠自給,不但解決了生存問題,還經常接濟陝甘寧根據地。
但是到了解放戰爭,部隊要打仗了,原來的經營體制就成了大拖累。試想,一個團的編制,后方搞經商的人和前方作戰的人數差不多,一個團長還要想著后方的生意怎麼辦,繳獲的財務也不交公,都運往自己單位的后方,這樣的部隊能集中精力打仗嗎?
朱德與劉少奇商量,決定採取堅決手段割掉后方的大尾巴,讓部隊輕裝作戰。他指示華北部隊:停止經營生產,商店一律歸公﹔建立統一的后勤機構專門管理。這要涉及很多干部的切身利益。朱德向中央表示:“改組雖一定會有很多阻礙,當設法推動,以取得速效。”6月3日,毛澤東致電同意朱德的報告,指示華北部隊認真整頓。在劉少奇的配合下,華北部隊清理了經商機構,后方人員由新建的軍區后勤部統一管理。經過兩個月的整頓,華北軍區的混亂現象明顯改變。機關后方精簡了,野戰部隊擺脫了后方的沉重負擔,部隊機動靈活了。特別是制止軍隊經商,鏟除了腐敗滋生的根源,干部們都能集中精力作戰了。當年10月,華北部隊在保定以北的清風店全殲國民黨第3軍,俘虜軍長羅歷戎,打了第一個漂亮的殲滅戰。朱德非常高興,還賦詩一首表示祝賀。
來源:《揚子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