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6日08: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題:數字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經濟增速趨緩 民生指標給力
7.5% GDP增長7%—8%成新常態
發展不唯速度,增長更注重質量效益
解讀人: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王一鳴
採訪人:本報記者 鮑丹
報告原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
7.5%低不低?
7.5%,這是繼去年增速目標首次“破8”調低至7.5%之后,第二年定為這一數值。
“7.5%左右的目標,與潛在增長率是大體協調的。”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一鳴表示,經濟增長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必須符合經濟規律,充分考慮潛在增長能力。2011年一季度以來,我國經濟連續7個季度放緩,經濟出現結構性減速,到2012年四季度企穩回升。但是,這並不表明中國又進入新一輪高速增長期。
發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否則,擴大就業、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也就沒有物質基礎,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就無從談起。
但王一鳴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有所回落,7%—8%的增長區間已成為新的常態,確定7.5%左右的目標是實事求是的。
王一鳴說,“7.5%”傳遞出一種導向,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隨著勞動年齡人口絕對減少,勞動力成本趨於上升,儲蓄率和投資率趨於下降,中國經濟已經難回到過去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實現目標難不難?
王一鳴說,實現7.5%增長目標,依然面臨很多困難:
產能過剩矛盾突出。當前,不僅傳統產業產能過剩,風電設備、太陽能光伏等新興行業領域也面臨較大過剩壓力。
生產要素成本加快上升。近年來企業面臨人工成本上升的巨大壓力,土地供給日趨緊張,礦產資源人均佔有量大幅下降,依靠大規模增加投入支撐經濟增長越來越困難。
出口難度增大。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市場擴張速度明顯放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拓展國際市場的空間縮小。
2013年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需的驅動。王一鳴認為,從投資看,產能過剩行業可能會進一步減緩,但民生工程、污染治理、保障房建設等可望進一步加快。“一慢一快”可能使投資增長溫和回升。從消費看,政府消費增長可能會減緩,居民消費增長有可能進一步加快。
因此,今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從體制變革和科技創新入手,化解制約提高要素生產和配置效率的制度性因素,為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創造條件。
民生會不會受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經濟增速在放緩,但民生投入卻在加力。”王一鳴說,從政府工作報告中看出,無論是總量、還是人均,都保持了持續的力度,基本養老金繼續提高10%,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提高到30元……這體現了對經濟增長質量更加重視,讓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希望。
“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力生產率提高同步”,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王一鳴說,提高居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徑是提高勞動者報酬收入。這表明,今后要合理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
改善民生,除增加投入等措施外,根本上還要靠深化改革,靠改革釋放民生紅利。目前收入分配改革若干意見已經出台,要確保制度建設到位、政策落實到位。
下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