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今年,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將陸續在各省落地﹔新農合大病保障擴容至20種重特大疾病,但對患者來說——

民生視線:大病如災,僅靠醫保扛得住嗎

人民網記者  吳齊強  李紅梅

2013年03月01日08: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③借社會之力做“加法”

——大病如災,應整合政府、社會、個人、慈善的力量,最大限度避免“看不起病”、“因病返貧”現象發生

去年8月,我國出台了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的指導文件。今年初,衛生部公布,新農合大病保障擴容至20種疾病,並在全國全面推開。於是,很多地方採取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或“新農合大病保障+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大病救助模式。

效果已初步顯現。全國最早運行大病保險制度的青海省,已有500多名大病患者受益,並銜接上了基本醫保、民政醫療救助制度。

中華醫學會黨委書記饒克勤提供了新農合大病保障的數據。截至2011年底,新農合大病保障試點全國累計救治兒童白血病、先心病、終末期腎病等重大疾病患者23萬多人,2012年前三季度,有65萬患者納入重大疾病保障,獲得相應補償。兒童先心病、白血病的實際補償比例達到77%和74%,終末期腎病等6類疾病的實際補償比達到67%,肺癌等12個新增試點疾病的實際補償比達到59%左右。“2013年開始,也可以先由新農合按照政策范圍內不低於70%的比例進行報銷,對補償后個人自付超過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補償標准的部分,再由大病保險按照不低於50%的比例給予補償。”

世界銀行高級衛生經濟專家張碩說:“疾病造成的災難性支出,具有公共產品的性質,應由社會保險來承擔。與國內醫保設立封頂線的做法不同,國際上通用的做法是對疾病支出設立止損點,即參保人看病的自付費用到達一定水平,如月收入,新增的費用就全部由保險來承擔了。當然,我國現有的基本醫保的籌資水平尚不能支撐這樣的保障,因此考慮建立大病保險和大病保障,也是一種過渡辦法。”據她介紹,世行農村衛生項目在陝西旬邑就開展了大病的二次補助,動用了各方面的籌資,如財政、社會慈善資金、民政醫療救助資金等,構建了大病救助資金。

但這些保障制度都有前提條件,比如新農合隻對20種大病保障﹔城鄉居民大病保險也是有起付線的設置,並受制於各地籌資水平﹔醫療救助隻面對特殊困難人群。大病救助如何更給力?

長期在基層工作、接觸不少低收入大病患者,吳向東認為,對於特殊病種,應該考慮去掉入院門檻線,也就是住院的報銷起付線。

除了減輕看病經濟負擔,吳向東認為,如果有可能,當地政府可以把未列入低保對象的尿毒症患者納入低保救助范圍。因為尿毒症患者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如果納入低保的話,可以解決他們的基本生活問題。據悉,新建縣現在已經取消了低保戶、五保戶的報銷起付線費。

吳向東還建議,應像“春蕾工程”一樣,發動婦聯、共青團、工商聯,給特別困難的大病患者子女一些照顧。吳向東也聯系過一個企業,但是發現單靠自身去做,能力有限,更希望全社會關注這部分困難群體。“政府、社會、個人、慈善的力量,也許應該做些加法,給予大病患者最有效的救助。”

鑒於當前的籌資水平較低,專家建議關注醫保的“出水口”,著力於控制費用,推行最優的治療方案,在保証質量的前提下,實行按病種付費等控費措施。

“關鍵是建立一個全社會的保障體系。”姚嵐認為,這個保障體系,能讓各種制度銜接起來,有較高的保障能力,即充足的資金和高水平的服務能力。“當然,個人也有責任,必須要參保,盡自己的責任。”

上一頁
(責編:萬鵬、朱書緣)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