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毛磊
2013年02月27日08: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一個民主立法的熱潮
開門立法、尊重民意,讓百姓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拉近他們和法律之間的距離,這是民主立法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民主立法的魅力所在。
五年來,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秉承開門立法的優良傳統,不斷拓展民意訴求表達的渠道,從立法程序上確保公眾對立法工作的深度參與。
2008年4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第二次會議決定,凡是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原則上都在中國人大網上向社會公布,重要法律草案還要在全國主要新聞媒體上公布,廣泛征求意見,法律草案公布工作步入常態化。此舉引燃了公眾的政治熱情,立法中的民意表達呈現出“井噴”態勢。
2010年10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中國人大網全文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草案)》,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民眾對參與立法的熱情超乎想象。短短一個月時間,中國人大網共收到22832位網民提出的97295條意見和40封群眾來信。
在征求到的意見中,要求對草案進行修改、降低稅負的有53137條。2011年2月25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車船稅法。“考慮到我國乘用車保有量的87%左右都是中小排量,而且主要由廣大工薪階層使用的實際情況,我們根據大多數人的意見,對草案作了重要修改,既不增加廣大群眾稅負,又有利於促進節能減排。”在吳邦國委員長所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中,如此描述了當時的考量。這樣,全國近九成的車主不會增加稅負。
“在制定車船稅法的過程中,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所展現出來的民主精神、民生情懷,贏得了社會各界的肯定。這部法律勢必又將成為一個尊重民意、民主立法的典范。”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石英表示。
2011年4月至5月,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征集意見時,一個月內征集到23萬條意見,超過2009年至2011年20部法律征求意見的總和,曾創下人大立法網上征求意見的紀錄。
2012年6月26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首次審議勞動合同法修正案草案。中國人大網顯示,從7月6日到8月5日,征集意見數達55萬余條,再創法律草案征集意見數之最。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共有47部法律草案向社會公布,31萬多人提出179萬多條意見和建議。數字也許是枯燥的,但透過這些數字,我們可以感受到扑面而來的民主熱潮,以及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為推進民主立法所作的不懈努力。
上一頁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