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美麗中國”的美學內涵與意義
向雲駒
2013年02月25日09:51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美麗中國”還必然體現著中國人民的生活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閉幕后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說:“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智慧,開創了各民族和睦相處的美好家園”,“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的目標”。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新形勢下黨的使命和宗旨的新要求。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自有美學以來,也一直是美學的重要命題。馬克思主義美學從來就關注從人們的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物質精神生活中尋找和發現美學的意義、美學的使命。生活本身是人類的生存、斗爭、實踐、創造,人類的一切活動無不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生活創造著美,勞動創造著美。生活也培育、規范、塑型著人類的美感和審美判斷。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向往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美是生活的靈魂。審美是人類生存生活必不可少的構成。沒有美的享受,不能感受美的事物,缺少美好的情感,人類的生活就淪為動物式生存。人類的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人民創造歷史的過程充滿了曲折、復雜、艱辛,也洋溢著崇高、悲壯、優雅的美學精神。追求與向往美好的生活,就是追求和向往詩意的棲居,追求和向往生活的美。把生活的美提煉出來,升華出來,強化出來,我們的生活就會更美好,就會更加趨近美的生活。

自然之美、生態之美、環境之美既是客觀世界的美的對象、美的事物,也是主體實踐之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自然化,更是主體與客體的間性之美,是主客體統一於實踐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是生活美的重要范疇。西方18世紀、19世紀發展起來的自然美學,至20世紀、21世紀的環境美學,呈現出一個互動、關聯、轉型的趨向,其中突出的美學轉向是:自然美學和環境美學日益從專注於自然環境,擴展到思考人類環境和受人類影響的環境,直至於發展到對日常生活的一般意義上的審美探討。其中,日常生活審美化或審美的日常生活化成為引人矚目的審美或美學思潮。比如環境美學已經提出:讓藝術回到生活,讓生活藝術化,即審美活動和日常生活並沒有截然不同的界限,日常生活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自由地進入審美狀態﹔生活事件也可以成為審美活動,生活的人也可以成為審美的人﹔如果人能夠以一種審美的態度走向生活世界,那麼,生活世界和藝術世界一樣帶給人審美的感受。德國美學家席勒說:“美是形式,我們可以觀照它,同時美也是生命,因為我們可以感知它。總之,美既是我們的狀態,也是我們的作為。”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使審美的象牙塔轉變為大眾的審美廣場和公共的審美空間,使美學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一轉向,也標志著人類生活品質的普遍提升,預示著一個新的審美時代和一個新的生活時代的到來。

美的生活需要美的創造。生活的美既來自於歷史的傳承,更來自於新的生活創造和實踐。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人民的中國夢,昭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人的全面發展、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追求和目標,也是“美麗中國”的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追求和目標。

美的生活使美更加具有人性和人情。民生是美的生活的基本物質保障,民主是美的生活的社會氛圍與社會環境。美的生活使美更加趨向至真和至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將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盡善盡美。生活之美揭示的是社會之美。社會美是美學的重要法則和范疇。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