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東莞“5000億GDP”是怎樣煉成的
2013年02月04日14:26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積極推動改革 爭做全國審批最少的城市

  關鍵詞:

  一個月、一小時

  ●挑戰:

  改革開放之初,東莞建立了全國第一個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通過“一條龍”、“一站式”服務,企業從洽談到簽約基本做到一周就能完成,半年便能投產。隨著時間的推移,辦証難、審批難成為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行政效率的低下,既影響了企業發展,也對全市經濟發展造成消極影響,甚至導致一些優質項目與東莞失之交臂。

  ●故事:

  商人葉永強在東莞注冊過兩家公司。三年前,葉永強第一次注冊,光為了備齊材料就跑了好幾趟,交完材料,等了將近一個月才拿到營業執照。

  去年5月,東莞商事登記改革在東莞市大朗鎮試點之時,葉永強特地跑到大朗鎮辦理企業注冊,隻花了1個小時就拿到了營業執照。從一個月到一小時,東莞商事登記改革實現排隊取號不超過5分鐘,等候不超過1小時,執照一般在1個工作日內發出,最長不超過5個工作日。這樣的變化讓許多“葉永強”感到驚訝。

  去年,東莞市積極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工作,並成為全國首個在全市范圍推行商事登記改革的城市。改革后東莞成為全省商事登記審批事項最少的地級市。市本級未設置任何一項涉及市場准入的前置審批事項。

  去年12月改革全市鋪開,第一個月就新增市場主體10429戶,同比增長57.8%,環比增長11.97%。東莞基本形成“1+X+Y”的政策體系,基本確立明確監管部門、監管事項、監管方式的前提下,各部門按照行業管理原則進行許可監管的模式。此外,東莞以商事登記改革為突破口,全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啟動,目前出台了第一批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事項目錄,共壓減行政審批事項296項,其中取消239項,轉移57項。

  ●點評:

  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說,去年東莞通過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砍掉了296項行政審批事項,減幅為41.3%。今年我們還要再狠狠砍一刀,再砍掉一批。東莞要成為全國審批事項最少的城市,不是“之一”。

  記者觀察

  給東莞多一些時間

  “東莞轉型升級成功之日,就是廣東科學發展勝利之時”。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東莞所代表的外向型經濟遭受巨大的創痛、質疑和壓力,母子同脈的廣東經濟一同面臨重大轉型壓力。

  破釜沉舟,拿出壯士斷腕告別傳統的決心。沉住氣,狠狠干出一番轉變。訥於言的東莞人悄然開始對自己的“革命”——“三重”建設直戳東莞痛處﹔外貿轉型直抵東莞軟肋﹔硬要在這片科技研發的沙漠上建起綠洲﹔習慣了過去翹著二郎腿等企業自動上門隻管收租的東莞人開始發狠加大營商環境建設。

  “犧牲經濟增速‘戰術排名’,要換來‘戰略轉型’的成功。”東莞的官員心裡憋著一口氣。曾經的優等生掉到了全省倒數,旁人的譏笑、嘲諷、冷落不絕。但沉住氣,不用慌,時間會給予回報。

  去年的經濟數據出爐,連東莞自己都驚喜。不僅多個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指標向好,就連近幾年一直低迷的進出口貿易也顯現亮點。尤其在去年國際國內形勢普遍被認為差於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東莞卻跑贏了長三角的龍頭城市,跑贏了當年的自己。

  盡管成效僅是初露新芽,離真正的成功還有距離,但東莞過去一年的經歷卻再一次証明,通過轉型增強自身“內力”,縱使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也能做到泰然從容。埋頭轉型,不唯速度而盲目,經濟質量提升必然會帶來經濟增長快速高效。

  因此,讓我們再給東莞多一些時間。給東莞多一些時間,就是給廣東多一些時間。看看我們有多大壯士斷腕的決心,看看我們有多少敢為人先的創造力,看看我們如何發揚改革的勇氣和魄力,在春來花開之時,在下一個五年,繼續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潮頭。(●南方日報記者 鄧聖耀 段思午 吳少敏)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