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報:遲福林:城鎮化要走公平可持續新路
遲福林:機遇潛力紅利 十八大后的轉型與改革
由人民論壇問卷調查中心組織評選的2012年度最具價值的理論觀點 (TOP 50)(全文)日前揭曉,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中國應下決心改變“增長主義”政府傾向”的理論觀點入選政治類最具價值的理論觀點,其主要觀點是:
中國經濟向消費主導轉型的主要挑戰不是經濟社會本身,而是現行“增長主義”政府傾向。這種傾向如果不得到改變,中國就很難獲得下一步轉型所需的政策空間和制度空間。除了誘發“投資消費失衡”、“貧富差距拉大”等負面效果,“增長主義”也正在成為機制性腐敗的重要根源。在“增長主義”傾向下,政府主導“做蛋糕”也主導“切蛋糕”,其“切”得的蛋糕份額會越來越大。這意味著權力市場化的空間也會越來越大,由此不可避免的會帶來機制性腐敗,削弱政府維護公平正義的能力。——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中國改革研究報告:《消費主導——中國轉型大戰略》,2012年2月26日)。

另由中國改革論壇網發表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灰色權力地帶不除,市場公平難立”也入選政治類最具價值的理論觀點,其主要觀點為:
我國市場經濟中存在“灰色權力”,還存在“灰色資本”和“灰色暴利”。灰色權力以及灰色權力地帶,是中國市場經濟建立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怪胎,也是依附在中國市場經濟肌體上的一個毒瘤。灰色權力以及灰色權力地帶的出現,從基礎上破壞了市場的公平競爭規則,為權力尋租、權錢交易提供巨大的市場空間,從根本上阻礙著我國真正市場經濟的形成和完善;扭曲了國家整體的利益格局,加劇了官民沖突、勞資沖突和貧富沖突;灰色權力正在吞噬全國人民的福利。因此,遏制灰色權力的泛濫,就成為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整國家利益格局的重要內容。——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中國改革論壇網,2012年6月20日)
(新聞來源:中國改革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