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官員財產公開試點地區記者見聞:試點方式各異帶來壓力幾何?
2013年01月29日14:2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公開壓力何在:公眾的目光是反腐第一道防線

  對於磐安縣旅游局副局長虞曉峰來說,財產公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壓力。在2012年9月的任前財產公示中,這個擁有“三套房子、一輛汽車”的副科級干部受到網民的強烈質疑。

  “我參加工作17年,在國企、報社等多個崗位干過,老婆參加工作也20年了,靠奮斗積累家庭財產難道有錯嗎?”談起這起風波,虞曉峰至今感到有些委屈。他給記者算細賬,三套房子總價150萬元左右,但房貸就有80萬元。“我現在出去招商,經常被認出來。但我心裡很坦然,願意接受所有人的監督。”

  在2012年廣東省公選省外經貿廳廳長的過程中,考察對象被要求填寫《廉政報告表》,也就是“晒家產”。

  此次公選的考察對象、南沙區常務副區長孫雷說:“我自己的家底我都填了。作為政府公務人員,公開財產讓自己成為‘透明人’,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是一種社會進步。”

  “我必須如實填寫,否則同事要反映不實情況。”當選的廣東省外經貿廳廳長郭元強說,填寫廉政報告的內容細化到持有的股票,有沒有接受過別人的禮金券等,這些都要向考察談話對象公開,“誰也不敢不如實填寫”。

  除了帶來壓力,財產公開也讓很多年輕干部心裡多了一道防線。“我覺得公示后最大的變化,就是感覺時刻有人看著我。對干部而言,這不僅是一種監督,更是一種保護。”磐安縣委副書記、“80后”干部左雨霖說。

  一些干部對如何確定財產公開與隱私保護的界限表示擔憂。“我在辦公室寫材料,既無決策權,也無執法權,有必要公開所有的家庭財產情況嗎?”一位市級機關的科級干部說。

(責編:朱書緣、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