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
培育良好社會心態 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中央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3年01月22日09:15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社會感受的分化和多樣化。由於社會成員的社會地位不同、價值觀不同,他們的社會感受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差異。比如,幸福感是社會感受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種心理體驗,內含有認知成分,受到價值觀念的影響,因而帶有很多理性色彩,同時也內含情感成分,表現內在體驗的性質,因而具有很多情緒色彩。幸福感既是對生活條件和個人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又是對於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不同人群的幸福感有時差異很大,甚至同一人群在不同時期的幸福感也有所變化。特別是,當某一種社會感受經過大眾傳媒的渲染放大,會在具有共同經歷、背景和境況的社會群體中形成通感,從而匯聚成為一種具有一定規模效應的社會態度,甚至導致較為一致的集體行動的產生。

  社會心理的分化和多樣化。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成員在社會心態上表現出矛盾性和不確定性。有關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人表示,金錢並不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但現實生活中,經濟收入還是成為衡量社會地位的重要指標,甚至是最重要的指標。大多數人表示,對國家的未來發展“抱有很大信心”,而對自己的未來則表現出明顯的猶豫和不自信態度。大多數大學畢業生表示,擇業最看重“是否有利於個人發展”,而用人單位發現,“待遇好,工作舒適”通常是最有吸引力的條件。社會心理的矛盾性和不確定性所造成的心理振蕩和情緒漩渦,會使社會成員的心理行為表現出明顯的群體極端化傾向,或者趨於極端僵化保守,或者趨於極端冒險沖動,一些借機泄憤、聚眾滋事等事件之所以頻頻發生,與此有直接的關系。

  作為一種狀態,社會心態反映著人們的精神氣質、心理情緒和價值取向﹔作為一個過程,社會心態為社會成員所建構,包括生成、改變、沉積等﹔作為一種動力,社會心態不斷為個體提供心理場域和輿論背景,潛在地引導、誘發、推動、限制著個體的行為活動。因而,社會心態有著復雜的發生演化機制。社會心態分化和多樣化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是轉型時期的規范缺失。由於原有的規范已經失效,而新的規范一時還未完全建立起來,使得人們心無所依。二是標准多元化導致的困境。由於開放性所帶來的多樣性,往往造成一種相對化情境,從一個角度看與從另一個角度看的結論是不一樣的。

(責編:萬鵬、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