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黨建政治

奮力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國防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12日08:3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是對“中國夢”時代命題的深刻解讀,既充滿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又洋溢著豪邁的“中國自信”,為團結凝聚中國人民創造美好未來指明了前進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追夢開拓的復興之路,我們要在這條道路上不懈奮斗,不斷開創更為光明的民族復興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的時代要求

“中國夢”就是要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這樣的夢想,需要長期不懈奮斗,需要分階段推進。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實現“中國夢”相應地呈現出與這一階段相適應的新要求。

從國家實力看,“中國夢”就是要實現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綜合國力的強弱,反映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決定著它滿足國民需求、解決國內問題的能力,也在根本上決定著其國際地位和作用。綜合國力達到的高度,決定著國民夢想實現的程度。“中國夢”的第一要義,就是實現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自2010年以來,我國的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並未根本改觀,經濟科技仍將長期面臨西方發達國家佔優勢的壓力。在這樣的形勢下,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到2020年發展的目標: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這些目標構成現階段實現“中國夢”的基本要求。

從幸福指數看,“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人民幸福感的進一步提升。幸福指數是對人們幸福感的量化,是人們根據一定價值標准對自身生活狀態所作的滿意度方面的評價。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黨領導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進而提升全社會的幸福指數。有研究認為:當收入水平比較低的時候,人們的幸福指數會隨著收入增長而增長。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000美元后,一些非物質因素對人們幸福感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提升幸福指數必須綜合考量、統籌兼顧。2011年,我國人均GDP達到5432美元,提升人民幸福指數成為更加復雜的系統工程。黨的十八大著眼於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在強調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同時,將“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納入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基本要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等等。這給“中國夢”涂上了濃重的幸福底色。

從文明形態看,“中國夢”就是要實現中華文明的進一步演進。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幾千年連續不斷、傳承至今的文明,為人類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中華文明曾經長期處於封建時代,其主要形態是農耕文明。黨領導人民在實現“中國夢”的征程中,從根本上跨越農耕文明形態,實現了中華文明質的飛躍。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初步完成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黨的十八大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同時,黨的十八大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發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這標志著中華文明格局涵蓋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堅定不移實現這樣的“中國夢”,中華文明必將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

從價值追求看,“中國夢”就是要實現每個人的全面發展。“中國夢”具有多個維度。實現“中國夢”,不是增強國家實力的單項推進,而是國家、民族、社會、個人的多維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的最終目標是建立“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聯合體”。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進一步指出,未來新社會是“以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在實現“中國夢”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認真汲取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黨的十八大明確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內涵,並強調“不斷在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上取得新成效。”這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終極價值追求,必將極大提高“中國夢”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下一頁
(責編:萬鵬、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