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黨建政治

(學習十八大報告 貫徹十八大精神)

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04日09: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准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二○二○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夢想和期盼,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對全體人民的鄭重承諾。

擲地有聲的鄭重承諾

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承諾鄭重,擲地有聲。這是中國共產黨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必然選擇,具有科學依據和現實可行性。

具有科學的目標和規劃。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是鄧小平同志提出來的。在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指出:“翻兩番,國民生產總值人均達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叫做中國式的現代化。”“小康”這一含有深厚文化底蘊、富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目標從此深入人心。進入新世紀,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礎上,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紀頭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使全體人民都能夠更加充分、更加穩定地享受小康生活,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黨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既與黨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要求相一致,又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作了補充、完善和深化,從而構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個方面的目標體系,為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科學的目標和戰略規劃。

具有堅實的實踐基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回顧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所走過的每一步,都可以看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所留下的堅實腳印。十六大以來,我們緊緊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戰勝一系列重大挑戰,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到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躍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台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台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台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人們公認,這是我國經濟持續發展、民主不斷健全、文化日益繁榮、社會保持穩定的時期,是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的時期。正如黨的十八大報告所指出的:“十年來,我們取得一系列新的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

具有充分的現實條件。經過90多年的奮斗,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的成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形成和發展,表明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現實條件、思想指南和根本保障。

下一頁
(責編:萬鵬、秦華)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