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
2025年02月20日10:4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新高,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各大景区持续火爆,一个个鲜活场景展现出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与活力。假期刚过,各地“新春第一会”释放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重大工程项目按下“快进键”,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务工人员陆续返岗就业,一幅幅实干画面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生动注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做好今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干字当头,打好政策“组合拳”,把年初的良好开局延续为全年的奋斗势头,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作用。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5%,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新型消费蓬勃发展。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4.1%,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8%,消费市场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影片不仅吸引大量观众走进电影院,而且带动多个景区游客激增、周边产品热销,成为春节假期文旅消费市场火热的一大缩影。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需要大力提振消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直接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性,创新更加多元的消费场景,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进一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截至2024年末,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16架,5G基站达到425万个;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1%、53.5%;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2025年春节期间,人形机器人登陆央视春晚,DeepSeek(深度求索)火爆出圈,不断展现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活力。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需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进一步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2024年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施行,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持续优化,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2025年春节前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印发实施,许多民营企业代表坐到了各地“新春第一会”的前排,反映出我国不断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需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深入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不断增强和巩固中国大市场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动力。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继续发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叠加效应。
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2024年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跨境服务贸易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清零”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080家,同比增长9.9%;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438.5亿美元,增长10.5%。2025年春节期间跨境游出入两旺,其中出境游增长72.3%,日韩新马泰等短线入境游和欧美长线入境游订单量分别增长130%、120%。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需要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进一步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2024年我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民生保障更有力度、更显温度。2025年春节前后,多地组织专列、包车、招聘会、技能培训会、政策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做好“点对点”、一站式、精准化服务,畅通务工人员返乡返岗路,把就业优先战略落到实处。把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需要进一步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大力度促进就业,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展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制定促进生育政策。
春节假期和节后返岗开工是观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充分展现了全社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走势,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一定会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