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海
2025年02月18日08:22 来源:光明日报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党的领导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起着定性定调定向的根本性作用,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点和优良传统,也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突出特点与优良传统
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领导的问题,就为何及如何加强思想领导作出了重要论述。一方面,思想领导对于革命运动具有重要作用。例如,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另一方面,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是实现思想领导的重要途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其任务“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批驳和推翻敌对党提出的各种要求和论断”。
在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能否始终坚持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至为关键。在领导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列宁高度重视党对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的问题,明确阐释了宣传思想工作的党性原则,确立起“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体制,有力保证了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等人却主动放弃了对新闻媒体等舆论宣传领域的领导权。1989年苏联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取消大学和其他高校学生必须学习马列主义课程的命令;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通过的行动纲领草案提出“坚决摒弃对其他观点与思想的意识形态限制,教条主义和不容忍态度”;等等。可以说,文化领导权的丧失是苏共亡党亡国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这一沉痛教训表明,社会主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政党来领导;丧失了党的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会脱离正确轨道,党和国家也将会面临覆灭的危险。
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优良传统。革命战争年代,针对部分党组织漠视宣传工作的现象,毛泽东同志撰写了《通讯社和报纸的宣传应符合党的政策》《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等文章进行批评,并特别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应该把报纸拿在自己手里,作为组织一切工作的一个武器”。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确立了宣传工作责任制,提出“各级党委必须真正做到把思想领导当做自己领导的首要职责”,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提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全党动手”,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可以说,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对党百余年奋斗成功经验的总结升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2.新征程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虽然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但在新形势下也面临复杂尖锐的斗争。一方面,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其间,各国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愈加深刻复杂,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渗透遏制,凭借其掌握的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制造大量混淆视听的负面舆论,企图造成思想与社会混乱。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催生出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景观,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愈发复杂多样、相互交织,一些错误社会思潮伺机冒头,妄图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解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问题,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社会主义属性不动摇,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发挥着根本性作用。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够有效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挑战,确保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大局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某种程度上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已上升为影响全球发展大势、左右国家发展走向的关键变量,更具战略性和全局性。如何始终站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局来思考和研究问题,成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处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能够把握大势、谋划大局。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够跳出部门局限、利益牵制,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国际国内两个场域,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来推进和谋划,从而建构起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能够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汇聚强大合力。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深度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的环境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应对复杂形势、严峻挑战,仅靠宣传部门“单打独斗”是不够的,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集聚各方力量进行集中攻坚。中国共产党巨大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决定了其能够保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使各个部门、各级组织和各条战线形成深度融合、有效协作的强大力量,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合力支撑。
3.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旗帜鲜明讲政治。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政治性突出的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鲜明政治立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一方面,要强化政治自觉,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让党的旗帜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高高飘扬。另一方面,压实政治责任,确保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做好干部配备、人才培养、资源投入等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宣传任务的落实。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一方面应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根据群体实际,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党的主张,同时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需求;另一方面应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与加强改进舆论监督统一起来,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传播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同时加强舆论监督,既宣传发展变化也反映民生诉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将其置于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首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根本要求,确立和坚持这一制度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和核心内容。一方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切活动都要高扬马克思主义旗帜,无论是理论武装还是新闻宣传,无论是文艺创作生产还是文化体制改革,无论是精神文明创建还是网络管理等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都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下展开和推进;另一方面,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必须加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学习、研究与阐释,自觉将其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和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人才队伍。国内外面临的新形势、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态势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都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新征程上,必须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好、建设强,不断提高党领导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际效能。选优配强各级宣传思想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将政治素质硬、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放到领导岗位,充分发挥其以上率下、率先垂范的“头雁作用”。不断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干部的本领和业务能力,引导其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培养一批社科理论、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
(作者:张士海,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