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雯
2025年02月17日08:30 来源:光明日报
【专家点评】
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全球经济、国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文化“出海”已然成为彰显在地经验、联通全球视野、实现国际对话的重要路径。它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方位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文学、影视剧、游戏、音乐、潮玩、短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文化内容走出国门,在全球市场成绩斐然。在文化“出海”的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借助这些新载体、新形式,持续创造新的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用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为全球传播的未来勾勒出充满生机与想象力的新图景。
把握好数字时代的“流量密码”,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在数字时代,国际传播越发强调趣味性、沉浸感、潮流化和年轻化表达。相较于文学、影视剧等传统文化产品,近年来中国在游戏、短视频、动画、纪录片、潮玩等多个新兴领域,涌现出不少全球领先的国际品牌,打造出深受全球青年喜爱的精神文化产品。一方面,通过艺术与技术、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互动性和沉浸感强的游戏让海外受众更直观地接触、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新桥梁。游戏作为中国应用“出海”的主体品类,出海收入增速强劲,远超全球游戏平均增速。另一方面,在视频社交盛行的当下,照片和视频类应用已成为我国非游戏类“出海”应用中最受欢迎且最具市场吸引力的新文化传播载体。动画和纪录片等视频化内容媒介,作为全球青年的通用语言,高度契合了年轻人普遍求真求知的精神诉求,成为文化“出海”内容产业中讲好中国故事的“金钥匙”。
在“共通、共情、共创”中激发全球受众的情感共鸣,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是共通的价值情感,越具有良好的国际传播效果。比如B站出品的动画,聚焦青年一代校园生活、自我成长等共通题材,海外播放量达数千万。大量领先的文化“出海”品牌经验证明,“人类情感联结”“自我成长与悦纳包容”“科技让生活更美好”“可持续发展”等共通的价值情感,能够在全球受众中产生共鸣。此外,还应吸引更多全球传播者一起参与内容创作,共同讲述中国故事。这不仅有助于彰显中国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推动中国文化“破圈”传播,更能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
还要充分尊重全球文化的多样性,针对不同地区开展更加精准的分区域传播策略,打造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传播矩阵。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以及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国际传播呈现出丰富性、异质性和多元化等特征。面对复杂多变但前景广阔的国际市场,洞察不同地区的文化偏好,立足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制定本地化策略,是提升文化“出海”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比如某潮玩品牌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全球化IP相融合,推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系列联名手办,并与泰国、美国等地的本土艺术家合作,推出更具当地特色的潮流产品。因地制宜推进文化“出海”,是中国文化“出海”新阶段的发展方向。针对不同国家、受众和市场开展分区域传播战略,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推动全球文化交融与民心相通。
(作者:郑雯,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副院长)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