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光明论坛】为基层减负出更多实招

燕连福

2025年01月20日08:2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光明论坛】为基层减负出更多实招

【光明论坛】

基层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把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才能让他们轻装上阵,提升工作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2024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对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新征程上,应打好整治形式主义的攻坚战、持久战,切实减轻基层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让更多减负成果惠及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厘清权责链条,破解基层治理中的“小马拉重车”难题。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既要汲取养分,也需输送力量。基层治理若不理顺权责,犹如“小马拉重车”,虽竭尽全力,仍步履维艰。破解此困局,应以制度为锚,厘清权责边界,让基层治理从负重前行转向轻装上阵。

明确基层职责边界,要“疏枝剪叶”,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健全责任清单,科学规范“属地管理”,让基层干部心中有数、手中有法、肩上有责。明确基层“挑哪副担、干哪些活、扛什么责”,方能避免权责失衡、责能错位的“剪不断、理还乱”,真正实现责权对等、运转顺畅。确保基层能履责,还要“引泉入田”,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打通保障基层运转的关键节点,让基层干部有能力挑重担,有信心解难题。通过完善机制,激励干部增强担当精神,在履职尽责中体现价值、展现作为。

精简流程机制,根治事务处理中的“文山会海”。基层干部应是服务群众的“行者”、落实政策的实干者。精简流程、规范机制,既是为基层减负的当务之急,也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必然路径。

清理“文山会海”,应严控文件数量,提升文件质量;开会要少而短,务求实效,避免低效空耗。避免形式主义,重在抓实效,纠正“跟风值班”“攀比加班”等形式主义倾向,让基层干部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真抓实干中。

推动数智减负,精简各类繁杂重复的台账报表。当前,信息化手段正逐渐成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杠杆,但在推进过程中,各类繁杂重复的台账报表依旧如高山一般,压得一些基层干部喘不过气来,繁杂的报表和材料使他们疲于应付,无法腾出精力专注干事创业。要破解这一困局,须精准发力,推动数智减负,优化数字化治理。

数智减负的关键不仅在于精简材料报表,更要构建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共建共享为核心的智慧治理平台,让数据成为“流动的水”,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汇聚成“助力的泉”。同时,以“减”“简”为目标,精简冗余环节、简化烦琐流程,推进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建好用好智慧治理平台,强化联合指挥和各方协同,切实提高执行力。

优化考核体系,摒弃评价机制中的“烦琐哲学”。实践中,一些部门过度依赖考核,且考核事项众多,指标层层嵌套,既缺乏科学性,又增添了不必要的复杂度,失去了该有的评价和引导功能。要破解这一困局,必须从根本上优化考核体系,摒弃“烦琐哲学”,让考核真正为提升工作质量服务。

精简考核事项需要“挤水分”。有效控制各级开展监督检查的总量和频次,减少重复检查,同类事项可以合并的要合并进行,去掉多余的部分,只留下最重要、最有效的内容。考核方式也可更加科学灵活,坚持实事求是,避免“一刀切”。同时,可以尝试优化分类考核,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指标,使考核既精准又务实,激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基层治理发挥更大功效。

(作者:燕连福,系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陕西省社科联特聘研究员)

(责编:黄瑾、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