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国风视频出海带来新启示

张微微

2025年01月08日08:36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国风视频出海带来新启示

小桥流水,石径柴扉,窗外鸡犬之声隐隐相闻,堂屋里女主人一身华服,手握雕笔,一刻一画间将旧衣柜翻新成精美的麒麟漆器……2024年11月,李子柒新发布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引发热议,而且在海外大放异彩,一周内浏览量达1260万,5.8万余条盛赞中国传统文化的评论从世界各地涌来。而这,并非个案。致力于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滇西小哥、阿木爷爷等,同样在海外社交媒体上表现不俗。中国内容创作者在国际传媒平台上的创新探索,为文明交流互鉴带来诸多新启示。

数智技术与国际社交媒体的发展,让内容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广泛的双向对话

好奇心与沟通欲是人类的天性,但文明间的沟通交流存在一定门槛。数智时代前的文明交流,已经基本解决了文化信息传播的场地、距离及内容问题,但是它难以把单向传播变成广泛的双向对话。艺术家国际巡演后的现场互动、电影全球点映后的意见反馈,以及热门节目的国际收视统计,虽然也能获取一些民众对异国文化产品的反馈意见,但这种沟通本质上都是由发起者主导的选择性沟通,表达者可以选择他认为重要的问题或规避不想讨论的问题,观众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安静地围观,选择留下或者离开。

令人欣喜的是,数智技术与国际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内容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对话,成为可能。

一方面,数智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国际观众有效反馈的入场门槛。借助互联网、翻译软件和社媒的回复功能,各国民众无论身处何地,他们随时可以把自己面对中国文化时的喜爱和困惑呈现在文化传播者面前。自由表达扩大了跨国文化互动的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内容制作的共生性增加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度。数智时代的文化产品产生了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观众可以真正参与到文化产品的创造过程当中。当下,每个热门文化产品的最显著标签就是点赞和评论数量。创作者们享受赞评带来的荣誉的同时,还要通过积极的反馈来保持自身的吸引力和创造力。而观众在意识到自己的灵感和意见能够成为新产品的一部分时,也会爆发空前的热情。最终,更多人被吸引加入围观和讨论,这种过程有时甚至比最初的文化产品更有吸引力。

宏大的文化传播需要微观、具体、生活化的文化小品加以辅佐

如果说数智技术的发展使跨文明的实质性、普遍性交流成为可能的话,那么新一代传播者在视角、形式、内容、手法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则为良好的互鉴效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传统的跨国文化传播更偏爱宏大的叙事方式和全景式、历史感的文化输出。传播者往往有一种强烈的一锤定音的冲动,期望通过一件或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字和影音产品,让世界对一个文明产生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

文明交流当然需要这种宽广厚重且充满哲思的作品。但是,我们也需要看到,这种类型的文化作品对于很多人群而言门槛过高。在面对不熟悉的文化时,相当多的人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热情也不具备必要的文化积淀,一下子就了解其全貌。这种时候,一句谚语、一声唱腔,一件饰品、一张图片,可能会让人怦然心动进而心向往之。也就是说,宏大的文化传播本就需要那些微观、具体、生活化的文化小品加以辅佐,后者往往承担了文明交流的启蒙工作。在这个时代,各种国际社媒平台上的中国作品发挥了构筑底层叙事逻辑的作用。

首先,蓬勃发展的中国文化产业能够提供更加多样的视角,使每一个外国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场景,感受到本人生活的剪影。一些国风视频中充满中国古典文化写意的绿柳青竹,观众在欣赏之余也会情不自禁地追忆起自己的童年。只要作品提供的视角足够多维,内容足够细致,那些熟悉又有些不同的场景,总会让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在各自生活的细节中相互印证。于是,在互联网中出现了越南李子柒,还有很多明显带有“吃货老外”痕迹的国外旅行博主。而那些经典桥段的复制和经典内容的再创造更包含了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互鉴。

其次,越来越丰富的国风视频等文化产品形成网络,填充了文明交流中的各种空间。今天的文化传播,并非摒弃了传统的声音、文字、图片、影像等表达形式,而是通过数智技术将他们更有效地整合成一个扁平化的网络,切分为更细致的门类,最终让每一个潜在的观众都能用“易得”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内容。经典名著没有消失,它可能只是被改造为睡前故事的形式,通过声音传递给更喜欢倾听且休息时间碎片化的国外读者;经典电影没有消失,短视频只是依据每个人的偏好将不同细节裁剪,推送给不同人群。可以说,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重塑了文明交流的逻辑,使曾经分散的文化产品相互联结,进而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再次,沉浸式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提升了文化沟通的情感温度。人们常常渴望去他们暂时去不了或不能去的地方,然后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和陌生人聊天交往。中国内容创造者利用数智技术和社交传媒平台,一定程度上帮他们实现了这一愿望。现代社媒网络的用户黏性本质上来自创作者与观众的亲密关系。创作者细致关注观众的情感和内容需求,在虚拟空间里充当观众的眼睛、耳朵、手,替他们徜徉在中国的土地上,感受各地的世态人情。成功的内容创造者与各国民众的心是相通的,滇西小哥展示做腊肉的手艺之所以让海外观众喜爱,不只因为他能让每个观众隔着屏幕“闻”到香味,更因为他能让观众相信自己也能做出中国味道。

当代数智技术与传媒平台共同构筑了一个基于个体热情和创造力的跨国传播网络,并能更精准解决谁交流、交流什么、怎么交流的关键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对文明的交流做完全理想化的预期。各种文明文化的碰撞在所难免,这需要更加深入的交流来化解。只有交流才可能互鉴,互鉴永远在交流中获得。文明间,始于了解,终于理解。前者是智识层面的解读,后者则代表了人类悲喜的契合。将更多人带入这个过程,文明才可能最终走向相互交流、相互欣赏、相互借鉴。

(作者:张微微,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责编:黄瑾、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