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扬
2024年11月28日08:34 来源:经济日报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和国际形势复杂深刻变化作出的重要部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奋斗的梦想。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家现代化是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前提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经济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实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探索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体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既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现共同富裕,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支撑作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能够更好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
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改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摆在突出位置,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关系。要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保护和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竞争、深化分工、提升效率、完善监管,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更好利用全球先进资源要素,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潜力。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构建开放透明、规范有序、平等竞争、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制度体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全环节的公平竞争制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企业优胜劣汰,更好统筹市场活力和秩序、效率和公平。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效防范化解市场运行风险。
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同时,构建更高水平的有为政府,强化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发挥好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统筹推进财税、金融领域改革,促进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健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必须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作者系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