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立平
2024年11月11日08:20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其中仁爱观作为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内核,不只是一个道德层面的概念,而是一个兼具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核心范畴,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值得深入阐发。
从本体论看儒家仁爱观的人格平等意蕴。“仁”者,二人也,标示着人不是孤立的个体存在。因此,“仁”最直白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相知相通相爱的共情。于是,当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仁”时,孔子就直接回答曰“爱人”,这是“仁”的一般含义。但是,不止如此,从字源学考察,“仁”字中的这个“二”,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仁”表示天地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生命源于天地万物,人道源于天地之道,人性本于天地之性,那么“仁”就不仅体现为人伦之道,而且承载着宇宙本体、蕴含着天地之性。以天道立人道,以天性定人性,这就是儒家仁爱观的本体论根据。孔子仁爱观的本体论建构,在后来儒家思想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阐发和完善。如孟子基于人之“四端”而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北宋儒学大家张载指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明确提出天人一体的哲学本体论思想。到明代大儒王阳明那里,孔子的“仁”被称为良知,“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直截了当地提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都具有源于天地万物本性之“仁”,都蕴蓄了至善至美的天性。
正是基于“仁”的这一本性,儒家仁爱观蕴含了独特而深刻的人格平等思想。第一,儒家从人人具有的仁心、“四端”、“良知”出发,推己及人,亲亲、仁民、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期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社会平等。第二,儒家强调“当仁,不让于师”,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主张“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人格尊严,可以舍弃生命。在对待他人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将尊重人格作为“仁”的基本内涵。第三,儒家还重视在人格尊重基础上成就他人的主动性,即所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在成就别人的同时实现自我完善,这就将仁爱思想提升到心系苍生、经世济民的高度。
从价值论看儒家仁爱观的自由境界追求。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人类解放理想建立在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之上,这里的自由全面,既包括人的外在的社会权利保障,又包括人的内在精神的超越。儒家思想在这两个方面都有丰富深刻的开掘,只是重点放在后一个方面。其一,“仁”为天地所赋,人人内在具足,人所做的就是激活它、放大它,这就为人可以通过“仁”的修养提升而实现精神自由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不在于来生,也不在于上帝或神的赐予,而是在此生、在当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实现。这样,主体自觉就具有决定性意义,一要看有没有求仁的志向:“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二要看能不能作出求仁的正确选择:“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三要看是不是具备求仁的担当和毅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对“仁”的追求、体悟、实践,就是使人真正成为人的生命实践过程。因此,儒家的仁爱观也可以说是成人之道。其二,通过对内在之“仁”的激活而达至自由境界的路径是什么呢?那就是回到“仁”的本源、本体,或者说,个体要与“仁”所承载的天地万物之整体合一,也就是个体人要超越小我回归大我,超越私我进入无我。《论语》中孔子在很多场合表达过这个意思,最直白的是《论语·子罕》篇中所记载的:“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后世儒家进一步阐发,如《大学》的诚意、正心,《中庸》的“至诚无息”,以至宋明理学的“存天理”、心学的“致良知”等,虽然切入点不一,但强调自我超越是相同的。在儒家看来,只有回归“仁”的本性本体而进入无私无我的状态,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拥有真正的自由,并体验到人生的真正快乐。其三,儒家所追求的自由境界并不只是停留在个体层面,而是寄望通过个体修养推进安邦治国、社会和谐、百姓幸福。这就是孔子念念不忘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通过修己、克己恢复社会秩序。当学生子路不断追问什么是君子时,孔子作了一个递进式的回答:“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表达的正是“克己复礼”的理念。后来《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庸》的“笃恭而天下平”,也为这一理念提供了更精细化的阐释。
从方法论看儒家仁爱观的道德践履工夫。儒家仁爱观不是纸上谈兵,不是纯理论思辨,而是一定要落实到日常生活体悟践履和生命价值提升中去。因此,儒家特别推崇三个统一。一是知、仁、勇的统一。这里的“知”通“智”。孔子提出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就包含了三者统一的标准,而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达到,所以他说“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明确表达仁者一定有知、有勇,而知者和勇者不一定有“仁”。二是知与行的统一。孔子特别强调行的重要性,“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中的“习”就是行,“敬事而信”“事父母”“事君”中的“事”也是行,“父没,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则明确表达了孔子对行的重视。一个人有没有仁爱之心,别人是看不见的,真正的仁道修养应该体现在日常生活行为的点滴之中。知与行的统一,关键在心口如一、言行如一。孔子批评最多的是“巧言令色,鲜矣仁”,要求“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子最称许的是“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因此,孔子和儒家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的省察工夫,以达到致知、正行的目的。后来到王阳明那里,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明确将知与行统一于一体。三是内圣与外王的统一。这是儒家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知、仁、勇统一和知行统一的践履工夫所达到的必然结果。在孔子那里,内圣外王是其德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内圣是前提,外王是自然产生的结果,而入仕做官参与实际政治,并不是目的。因此,“外王”的内涵是很宽泛的。当孔子回答什么叫从政时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在此明确表达了“孝亦为政”的看法。又如樊迟问仁,孔子答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达到了恭、敬、忠的内修境界,便是无往而不胜的“外王”,就是《中庸》所阐述的“素位而行”,则“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的自由通达境地。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儒家仁爱观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价值。第一,儒家仁爱观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人民至上的政治观念相契合,“仁者爱人”,仁爱观的这一基本价值理念贯穿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穿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中,为民造福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第二,仁爱观所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并落实在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之中。第三,从社会关系把握人的本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把握人的本质,中华文化也把人安放在家国天下之中,都反对把人看作孤立的个体。”“仁”的内涵就是群己合一、命运与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喻立平,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分中心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