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价值逻辑

王炳权

2024年10月02日08:11    

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70年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波澜壮阔、激越人心的光辉历程,可以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贯穿着鲜明的价值逻辑,对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发挥着强大作用力、巨大塑造力和非凡影响力。

彰显“两个结合”伟力的生动样本

作为一项全新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构想到建立,从不断巩固完善到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始终离不开“魂脉”和“根脉”的有力支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确保其体现科学性、拥有先进性;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使其富有本土性、展现主体性。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更加自觉地基于“两个结合”洞察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使这一制度集大成而开新局,更加充分、更加鲜活把“两个结合”的思想伟力、真理伟力、实践伟力生动展现出来。

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民主思想和国家学说的精髓要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是要打碎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找到代替已被打碎的旧的国家机器的政治形式,这个政治形式以人民代表机关为具体载体,这个机关不是清谈馆而是工作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权构建的经典原理,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构起来的,它以人民当家作主为价值主轴,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核心要素,以民主集中制为运行机理,生动映现着“第一个结合”的强大创造力。

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现出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深邃绵延的文化根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蕴含着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辉映着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承载着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流淌着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彰显着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流露着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激扬着德主刑辅、法明令行的法治精神,成为集中呈现“第二个结合”恢宏气象的政治文明标本、制度文明高地。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关键依托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主张能够经由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因而能够真正反映民情、真实回应民愿、科学凝练民意,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形成治国理政的具体主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则能够将之输送到立法通道,使其基于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法律,转化为国家治理之重器、社会发展之依循、公民行动之准则。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组织推荐的人选能够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各级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在具体治理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将各级党委推荐的领导干部人选纳入选举、任命、决定任命的法定机制,使党管干部原则落实落地。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确保党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立法、监督、决定、选举任免等法定职权时,在开展代表工作、对外交往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等日常性工作中,不断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推动党的领导得以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国家政权机关之中,并借此向国家和社会延伸。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载体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以民主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为根本,使民主活动主体、民主参与内容、民主覆盖范围、民主实施流程等方面的全面性、连续性、有序性真正落地,使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有机统一,使全链条民主、全方位民主、全覆盖民主复合运转,真正实现最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最真实的社会主义民主、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能够为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助力。

其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由此便可以明确,所有国家机关运作的本质都是权为民所赋与权为民所用的有机结合,都蕴含着人民性的底色。

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转,涵盖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人大的产生方式即是民主选举,议事过程贯穿着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精神与协商机制,决策流程呈现为“强表达—强吸纳”式多元民意输入与“强回应—强供给”式利民政策输出的健康循环,运转逻辑内含着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民主指向,监督环节紧扣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和实现。同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大事要事,都汇集于人大这一平台予以全面检查、科学研判、系统谋划、精准施策。

其三,人民代表大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工作,不断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同时着力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法治保障。此外,人民代表大会能够有效发挥人民代表作用,以加强“两个联系”为抓手,支持人民代表依法为民履职。

系统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动能源泉

中国之制是中国之治的前提,中国之治是中国之制的成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套有效保证能干事、干好事、干成事的政治制度,既是中国之制的根本构成要件,也是中国之治的主体性力量,是系统强化国家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石。

在国家治理的参与主体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实现人民性治理,使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涌流。资产阶级议会假借民主外衣,却无法掩盖其理论上宣称代表社会普遍利益而实际上维护资产阶级特殊利益的矛盾,终而形成人民大众形式有权、少数精英实际弄权、资本集团实质掌权的治理主体格局,造成国家治理具有严重偏向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植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以人民性为根本底色,能够最大限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进入国家治理体系和过程,激发其参与热情与创造活力。

在国家治理的基本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形成平衡性治理,使各种政治关系协调有序、良性互动、和谐共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具有包容性的制度设计,能够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政军群各机构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其具体构成族体的关系,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全面整合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提供的高活性参与机制、建制性表达平台、协合性协商空间之中,使各种关系向上向善、互构互赖。

在国家治理的推进过程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助于创造回应性治理,使其在职责范围内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代议机构为国家治理的区别性回应、差别化回应提供了精巧的制度掩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通过各种具体机制系统梳理、有效凝集、充分汇聚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反映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小事”设定为人大日常工作之“大事”,从法律、制度层面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强化国家治理过程的回应性、责任性和服务性。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机制保障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伟大征途,又将会面临不断凸显的风险挑战和显著增多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立足自身职责使命,有效推进与全面深化改革相关的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多向度的保障机制。

其一,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之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切实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取向。具体而言,人民群众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可以持续将自身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需要,输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转系统之中,从而触发改革“感应器”、驶入决策“快车道”。

其二,改革与法治是鸟之两翼、车之两轮,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关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70年来,推动人们不断增强尊崇法治、厉行法治的意识,有助于人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不断健全完善,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确保了深化改革有法可依、于法有据。与此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高效捕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各种立法需求,通过对法律具体内容的稳健性更新,为改革行稳致远护航。

其三,人民代表大会能够基于围绕中心、贴近民生、突出重点的要求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进而根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有效监督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不断完善监督法及其实施机制,强化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监督,进而以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功能的充分落地体现“人民是阅卷人”的地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以来的70年,是其价值逻辑不断凸显的70年,是其作用不断激活、影响不断扩大、能量不断强化的70年。面向未来,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既立足自身,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胸怀天下,以开放心态讲好中国民主故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巩固完善、持续成长、成熟定型为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的深度拓展作出中国贡献。

(作者:王炳权,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光明日报

(责编:王潇潇、薄晨棣)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