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第五届当代中国史国际论坛在京召开

2024年09月29日1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原标题:中外学者共话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9月26—27日,第五届当代中国史国际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原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王均伟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凭空建设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探索走出的一条成功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构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引擎。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既不会谋求政治军事霸权,也不会谋求经济垄断、赢者通吃,更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中国在推动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同时,致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自己的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

朱佳木指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课不仅是必修课,而且必须修好。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他认为,新中国75年对世界当代史的影响,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表现。但无论在哪个阶段,中国对于人类的共同问题都给出了积极答案,没有辜负国际社会的期待;无论在哪个方面,中国的行动和声音都体现了对世界和平事业的维护,对全球南方诉求的支持,对人类共同发展的促进。面对当今世界的历史十字路口,中国仍会一如既往地站在历史潮流一边,不遗余力地继续奋斗,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李正华主持论坛开幕式。他表示,当代中国史国际论坛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坚持每五年举办一次,已走过20年历程,在推动新中国史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新中国史研究者由论坛结缘,依托这一平台发布、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论坛也架起了中国学术“走出去、请进来”的桥梁,增进了国外学者与中国学者的相互了解,推动了海外新中国史研究发展。他认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不懈追求。中国共产党既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今天我们举办此次论坛,就是要不断深化交流互鉴,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加坚实的学理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宋月红作论坛总结。他表示,本届论坛所涉议题重大,内容广泛、成果丰硕,是当代中国史学界研究成果的一次高水平展示。期待有更多中国学者的成果、声音传播出去,也欢迎更多的外方专家学者关注中国、了解中国、研究中国,双方携手合作,共同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力量。他提出,在深化新中国研究方面,要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讨论,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注重贯通古今和融通中外。

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从不同角度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不懈追求。学者认为,历史的博大精深体现了文明的源远流长。只有从历史中汲取更多智慧和营养,才能把握当下中国和世界应该行进在怎样的发展道路上。当代中国史国际论坛记录伟大时代、研究伟大成就,推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学术支持。

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主办。

(记者高莹)

(责编:刘圆圆、万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