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
2024年09月29日08:28 来源:光明日报
东盟东部增长区是东盟框架下最大的次区域合作机制。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中国与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行稳致远,也有助于中国和东盟携手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把握时代发展大势,紧抓开放合作机遇,进一步打造、提升高能级开放平台,将有助于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动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走深走实,更好地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着力提升东博会等合作平台能级。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迄今已连续举办21届,吸引众多企业、客商参展参会,平台魅力日益凸显。当前,中国与东盟正合力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并全力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提升东博会等各类合作平台的集聚、联动和辐射水平意义重大。具体来讲,需要进一步拓展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功能,通过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展区、数字技术展区、绿色低碳展区,举办“云上东博会”及中国-东盟新产品首发首秀等活动,升级服务功能并提升展会实效,助力更多中国和东盟企业开拓市场、寻求合作。另外,还需依托东博会暨峰会搭建多领域友好合作平台,积极举办主题国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中国-东盟商界领袖论坛、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中国-东盟商事法律论坛、RCEP经贸合作工商高峰论坛、中国-东盟标准化合作论坛等高规格的对话和论坛,推动双方各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提升开放能级,助力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走深走实。
着力提升产业领域合作平台能级。近年来,中国以广西为重要支点,不断加强与东盟东部增长区的合作。广西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已形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特色食品加工等经贸合作跨境产业链。未来,要在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机制,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多领域、深层次合作迈向新阶段。高标准建设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做大做强中马钦州产业园、马中关丹产业园、文莱-广西经济走廊等合作项目。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引导并支持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企业加强与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助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着力提升科技创新,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推进中国-印尼农村电商培训项目。着力提升经贸合作,加快将广西-文莱经济走廊建设成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和“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双示范项目。积极开展跨境经济区试点,加快中马“两国双园”升级发展,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积极推动与RCEP区域产业链优势互补。深化“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支持扩大中国-东盟贸易投资使用本币结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在东盟国家的覆盖范围。
着力提升市场领域合作平台能级。东盟东部增长区自成立以来,有效推动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要进一步实施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水平,完善投资便利服务体系。畅通跨境人员流通渠道,优化外籍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停居留政策,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在华投资创业、讲学交流、经贸活动提供出入境便利。稳妥在边境地区开展跨境劳务试点。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优化政务、法治、市场、创新环境,积极推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共建深度开放与融合的中国-东盟大市场。对接RCEP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逐步由“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引领者”。
着力提升交通领域合作平台能级。要深化与东盟国家的铁路、公路、海路等互联互通合作,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完善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积极参与和支持东盟国家码头建设项目,重点抓好文莱摩拉港集装箱码头扩建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支持深化与东盟的互联互通合作。畅通RCEP区域物流通道,加快构建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持续推动北部湾港优服提效降费,打造“通道+枢纽+网络+基地”现代物流体系,全面提升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水平,着力构建通达国内、连接东盟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
着力提升人文领域合作平台能级。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人民的深厚友谊是国家关系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把人文交流作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全面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教育、文化、媒体、旅游、医疗、体育等领域的密切合作,通过缔结友好城市、举办“魅力之城”展示、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进一步促进双方民众相知相亲相融,赓续传统友谊,增进双方的共识和互信。研究优化针对东盟国家游客的入境、过境免签政策。着力提升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打造对外人文交流品牌,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不断拉近中国与东盟国家民众间的距离,增强“人文相通、民心相近”的认同感。
(作者:周博,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东盟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