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理论观察

【理响中国】培育勇担强农报国使命的新时代青年

邵华 黄佳彦

2024年08月28日14:5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涉农高校作为农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应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对接强农需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课程建设,培育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青年。

深化认知,构建知识体系

正确的认知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石。唯有深知农业,方能热爱农村与农民。涉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从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大国“三农”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国情出发,进而帮助学生从“新农人”的自我定位中明确人生方向,解决“学农不知农”的问题。

要加强对国情的认知。全面把握农业农村的实际情况,既是培养学生学农知农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必要前提。应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主阵地作用,紧扣“三农”主题,将国情与农情的通识知识融入新农科人才的知识体系,开设具有农业特色的核心通识课程,强调农耕文明、乡村振兴等内容,通过学习和实践深化对国情与农情的认识;要加强对自我的认知。涉农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三农”工作队伍。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推广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深入农村、贴近农民、接触农业,增强涉农高校学生的自我认同,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与自身成长紧密结合,明确人生目标,激发奋斗动力。

丰富情感,厚植“三农”情怀

情感认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终极目标的必经之路。若农业学子缺乏对“三农”的真挚情感,便难以深入学术,成为真正的专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应着重从服务“三农”的价值追求和职业向往两方面,培养学生的深厚情感,实现共情与共鸣。

要引导学生在情感上找到“爱农”的价值归属。将“三农”元素融入教育全过程,结合专业知识和乡村实际,运用农耕文明启迪学生心灵。借助乡村振兴的“大思政课”,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从情感价值层面真正认识农民的重要作用,将个人选择融入时代发展中,使“三农”情怀深深扎根,将投身乡村振兴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要引导学生在职业上找到就业方向。加强服务“三农”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服务相结合,将职业生涯规划与“三农”发展紧密结合,以乡村振兴为职业导向,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增强对乡村振兴职业前景的信心。鼓励大学生树立扎根“三农”事业的职业价值观,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双向激励,注入内生动力

强大的内在动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核心。有效的激励能够激发学生“强农”的共鸣,调动“兴农”的积极性,构筑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内生动力机制,进而加强学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奋斗的内在动力。

通过愿景激励,引领学生肩负强农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要引导学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中,鼓励他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从而激发他们在乡村舞台上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通过榜样力量,激励学生担当兴农责任。挖掘校史中服务“三农”的先进人物,提炼当前师生投身农业生产和乡村建设的典型事迹,打造校内先锋示范群体。通过生动讲述这些先进人物和事迹,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以前辈为榜样,肩负起兴农报国的时代责任。

彰显担当,践行知行合一

教育不仅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深化学生的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意志信念。我们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的能力,并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行动。

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构建根植于“三农”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互促进,形成育人合力。同时,从社会各界选拔优秀人物,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兼职教师队伍,进一步完善“大思政”格局,确保“大思政课”的有效实施;注重坚持课程学习和乡村实践相统一。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优化教育教学实践平台,使学生通过产业调研、技术推广、规划设计等活动,深入体验农业农村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三农”发展的认同感、接受度和践行力,还能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中,让青春在强农报国的实践中绽放光彩。

(作者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基地)

(责编:刘圆圆、秦华)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