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15:47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集理论之思,汇大家之言。《理论圆桌会》栏目,紧跟理论热点,关注理论动态。
本期主题: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的提出,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中华文明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关乎中华文明发展走向、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时代课题。如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理论圆桌会集纳近期专家学者相关文章,与大家一起学习!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是“中华民族”的,又要是“现代”的。前者要求我们返本开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后者则意味着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汲取养分,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西互鉴。两者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
古老的传统重新焕发出活力,现代文明不断反思自身的欠缺,正是人类不断进步、走向更高更好的文明形态的机会。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返本开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明互鉴、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进而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国方案的必然选择。【详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海青提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进程中推进和实现,“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脉。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进行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应当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规律,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第二个结合”中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第二个结合”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方向,内在地形塑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特质。“第二个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有机结合,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详细】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增岽指出,文明的形成发展与文化创造都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作为积极的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创造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标示着人类自觉和主体精神的整体风貌。历史地看,任何一种文明,都是某一国家、地域和民族基于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乃至自身实际的自觉行动的产物。这种自觉绝非出于先天的本能,而是有着鲜明的社会历史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使命”本身就是集体性理性认知的结果,是普遍共识;“文化使命”本身就是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重大使命,更是当下和未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必然发展方向,因此必须秉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文化自觉的关系来看,文化自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又是中国共产党人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必然结果。【详细】
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包含着复杂的内涵,不是单一的任务,必须全面理解,全方位推进,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人类现代文明。
文明来自于文化。文明是文化发展的成果。提升文明水准,就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突出体现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方面,又广泛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个领域的建设和成就方面,是一种包含和反映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整体性文明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以更大的力度、更大的规模、更高的标准,推动中华文明获得新的发展。所以,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全方位理解、全方位把握、全方位推进。【详细】
(来源: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
相关专题 |
· 专题报道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