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思想纵横)

秦 龙

2024年06月11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需要和可能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对重要范畴。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实现共同富裕这一重大问题时,强调“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在论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时,强调“我们要结合我国发展需要和可能,做好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具体体现,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体现社会或个体对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期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可能,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把握和发展趋势的预判,要求从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积极作为。需要和可能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脱离可能的需要往往流于“空想”,不考虑需要的可能也会失去实质意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把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和谋划,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既体现引领性和前瞻性,又注重务实性和可操作性,既不墨守成规、陈陈相因,也不主观臆想、好高骛远,从而使各项工作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符合发展规律、反映人民意愿。

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什么时候二者兼顾得好,事业开展就顺利,反之就会导致工作受阻、事业延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就是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既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并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又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当前,各地都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需要”,但各地又要考虑自身的“可能”。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区位条件等的不均衡是客观存在的,各地的“可能”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一哄而上、搞一种模式。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只有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才能把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有机统一起来,使各项工作既积极主动又扎实稳健。

从更宏阔的视野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有阶段性的也有长期性的,对此我们要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要深入把握我们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要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所具有的优势,不断增强信心和底气,塑造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可能”。

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要求领导干部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贯通需要和可能,在设定目标、校准目标、实现目标中统一需要和可能,在检验成果、评价成果、共享成果中把握新的需要和可能。在这一过程中,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至关重要。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需要和可能的第一手资料,分析二者的内在实质及辩证关系,对影响需要和可能的内外部因素保持敏锐察觉,使各项工作与我国发展阶段相适应、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1日 09 版)

(责编:代晓灵、万鹏)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