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陈文胜

2024年05月31日08: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用有限资源稳定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全体农民摆脱绝对贫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三农”工作成就之巨大举世公认。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力不断进步,对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领域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本质上是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农业领域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劳动者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能够熟练运用手机、智能设备等“新农具”的农业劳动者正在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他们越来越多地运用智能化农业装备,改变着传统的农业劳动形态,推动农业生产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在劳动资料方面,以无人机、农业机械、现代设施农业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劳动工具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管理更加智能,使农业劳动资料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具和简单的生物材料;生物饲料、生物肥药、农业疫苗、可降解农膜等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饲料、化肥、农药、农膜等,在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在劳动对象方面,通过生物育种技术对常规动植物品种进行改良和培育,作物种源不断向高产、优质、耐逆的方向跃升;依托智能装备开展农业生产,土地等自然资源的约束不断降低,拓展农业生产空间和技术边界,催生了新的劳动对象。

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资料、新的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不仅能够大幅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能够催生农业发展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正在不断完善。

数字乡村战略深入实施。我国深入把握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提高的大趋势,大力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物联网、地理信息、智能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深化农业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建立空间化、智能化的新型农村统计信息系统,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坚持城乡融合,创新城乡信息化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导城市网络、信息、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当前,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加快完善。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能够推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拓展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在实践中,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更加精准和高效,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特别是智能农业机器人的应用,不仅能准确识别作物病虫害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还能精准施肥、除草,显著优化农业生产过程。

市场需求更加多元多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农产品消费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特别是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元多样。牢牢把握这一发展趋势,我国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优化农产品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这也推动我国农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方位拓宽了农业生产空间领域。

围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提升农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当前可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围绕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加快绿色适用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推广应用,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广应用新型肥料,推进绿肥种植和秸秆多样化还田,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三是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促进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四是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加大各类农村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力度,加快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五是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同时,立足国情农情特点、农业产业特性和乡村地域特征,坚持先立后破、分类施策,循序渐进、久久为功。

(作者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1日 09 版)

(责编:代晓灵、万鹏)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