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学者专栏
分享

风卷红旗过大关

——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意象

汪建新

2023年06月26日13:44    来源:人民政协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毛泽东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中反复出现的“红旗”意象蕴含丰富、诗意盎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为庆祝建党102周年,本期讲坛邀请汪建新教授通过讲述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意象,带领我们一起回顾诗词中那大气磅礴、振奋人心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力量。

——编者的话

主讲人简介:

汪建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干部教育,10多年来专注于毛泽东诗词的教学与研究。专著有《毛泽东诗传》《品读诗人毛泽东》《红色管理摇篮井冈山》《破译广告》《问鼎名牌》等;主讲系列文献艺术片《毛泽东的诗人情怀——阅尽人间春色》《毛泽东的诗人情怀——尊前谈笑人依旧》;译著有《战略管理》《面向未来的管理——组织行为与过程》。

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因素,把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焕发出无穷魅力和生动气韵。“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红”令人遐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令人神往。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红色意味着热烈、兴奋、温暖、光明。毛泽东偏爱红色,在毛泽东诗词中,“残阳如血”“红装”“红雨”“红霞”等用语一再出现。毛泽东构思色彩绚丽的画面时,往往以红色为主色调。他要么以多种色彩为陪衬,突出表现红色;要么以红色为背景,使景与物笼罩在红色之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木霜天红烂漫”,充满着江河奔泻的无限激情,蕴藏着扭转乾坤的巨大力量,彰显着乐观豁达的博大胸襟,给人以奋发向上、奔放豪壮之感。

红色还象征着革命,预示着胜利。“红军不怕远征难”,革命军队的颜色是红色的。“赣水那边红一角”,根据地的颜色是红色的。1918年,李大钊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一文中预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出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毛泽东把对红色的热爱转化成对红旗的信念和意志,最终把中国变成了“赤旗的中国”。

红旗意象知多少

意象,“意”是意念,“象”是物象,意象是艺术作品中蕴含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是作者在体验现实事物的基础上由想象创造出来的能表达作者思想情趣的艺术形象。意象是诗歌创作构思的核心,也是诗词赏析的关键。

毛泽东一生中,对红旗情有独钟。1920年9月3日,毛泽东在《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中写道:“现在我们知道,世界的大国多半瓦解了。俄国的旗子变成了红色,完全是世界主义的平民天下。德国也染成了半红。”(《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在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1920年,“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此后,在跌宕起伏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澜”,还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毛泽东始终矢志不移、执着追求。秋收起义中,他率先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红旗。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他用斗争的烽火和坚定的信念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他始终与红旗、红缨枪、红帽徽、红领章、红袖标、红色篝火、红色信号弹等相依相伴。1949年10月1日,他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1958年6月1日,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创刊,毛泽东将其定名为《红旗》杂志。1958年8月3日,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诞生,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

在已经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作品中,“红旗”意象出现了12次之多,是一个出现频繁、寓意深刻、颇具特色、极有研究价值的意象:

旗号镰刀斧头(《西江月·秋收起义》);山下旌旗在望(《西江月·井冈山》);红旗跃过汀江(《清平乐·蒋桂战争》);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红旗漫卷西风(《清平乐·六盘山》);壁上红旗飘落照(《临江仙·给丁玲同志》);妙香山上战旗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红旗卷起农奴戟(《七律·到韶山》);旌旗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满街红绿走旌旗(《七律·有所思》)。

在这些诗句中,“旗号”“旌旗”“战旗”都是“红旗”的同义语。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而呈现出来了。毛泽东把“红旗”作为其心灵的感化物。“红旗”几乎飘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每一步进程之中。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革命的形势与任务不尽相同,“红旗”成为具有不同历史内涵的意象。红旗,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标志,是中国革命道路的象征,是人民军队的形象,是红色政权的体现,是红色理论的符号。

毛泽东一生伴随着红旗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红旗就是他的信仰。毛泽东有关红旗的诗句豪壮雄浑,热情奔放,风格多样而又独特,浸透着毛泽东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

秋收起义旗帜新

毛泽东在解释《菩萨蛮·黄鹤楼》的创作背景时写道:“心潮: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前夕,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夏季,八月七号,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抗,从此找到了出路。”(《毛泽东文艺论集》)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人,中国革命陷入低潮。正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所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此时,共产党人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兴衰成败。

在中国革命的危急时刻,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指出:“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文集》第一卷)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发动湘赣边界秋收暴动。中共中央要求仍举“左派国民党旗帜”,毛泽东则坚决主张改旗易帜,他严肃地指出:“国民党的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我们应该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与蒋、唐、冯、阎等军阀所打的国民党旗子相对(立)。”(《秋收起义〈资料选辑〉》)

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改组湖南省委,筹备和策划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因敌强我弱,起义军屡受重创。9月14日,毛泽东当机立断,命令起义各部迅速到浏阳文家市集中。19日晚,起义军在文家市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果敢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决定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

为记录秋收起义这段历史,毛泽东挥毫写下《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首词是所有毛泽东诗词当中最早最直接颂扬中国革命的作品,也是毛泽东的第一首军旅诗词,堪称秋收起义第一诗,言革命宏志,咏战斗豪情。上阕写秋收起义队伍的组成和暴动计划的进攻方向。下阕着重分析秋收起义的深层原因和浩大声势。

词的首句“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开门见山,点出军名、旗名。“军叫工农革命”,而不叫“国民革命”,秋收起义部队破天荒地使用了“工农革命军”的番号。“旗号镰刀斧头”,而不标“青天白日”,直截了当地亮明了秋收起义的革命性质。据何长工回忆,他根据赴法勤工俭学期间见过的苏联红军军旗式样进行设计:军旗底色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是颗黄灿灿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五角星内镶着镰刀和斧头,代表农民和工人;旗左边白色涵管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面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革命武装的第一面军旗,工农阶级从此有了为老百姓打天下的子弟兵!这也是毛泽东诗词首次出现旗帜,为此后的红旗意象确定了革命色调和基本样式,具有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

红旗指引革命路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毛泽东高举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红旗,戎马倥偬,攻坚克难,勇往直前。

《西江月·井冈山》描绘了1928年8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黄洋界保卫战。“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一句,毛泽东曾解释说:“‘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

《清平乐·蒋桂战争》描写1929年蒋桂军阀混战和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战争。“红旗跃过汀江”,是毛泽东在诗词中第一次直接运用“红旗”意象,喻指革命军队,也象征革命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洪流。

《如梦令·元旦》描写1930年1月红军的行军路线与乐观情怀。“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借助红旗歌颂军容的壮盛和军心的欢畅。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描写1930年2月攻打吉安的雪里急行军。“风卷红旗过大关”,化用唐朝岑参诗句“风掣红旗冻不翻”,表现出红军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描述1930年12月底开始的第一次反“围剿”辉煌胜利并对第二次“围剿”进行乐观展望。“不周山下红旗乱”,毛泽东引用“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把“与颛顼争为帝”的共工演绎成为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红旗”寓意根据地军民同仇敌忾,所向披靡。

《清平乐·六盘山》是1935年10月长征胜利在望时写下的壮丽词章。“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西风”不只是自然风,也指反动势力,这就使得“红旗”更具有英勇红军摧枯拉朽的磅礴气势和巨大威力。

《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是1936年12月写给作家丁玲的寄赠词。“壁上红旗飘落照”是对“洞中开宴会,招待出牢人”的环境渲染。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这面“红旗”是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战旗,是中国共产党人高举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

《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是1950年11月与柳亚子的唱和之作。“妙香山上战旗妍”,妙香山上的“战旗”,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旗,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的战旗,是维护世界和平和人间正义的战旗,这面红旗既是爱国主义之旗,也是国际主义之旗。

《七律·到韶山》是1959年6月回到故乡韶山的心灵独白。1959年9月13日,毛泽东在致胡乔木的信中写道:“‘霸主’指蒋介石。这一联写那个时期的阶级斗争。通首写三十二年的历史。”(《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还曾解释说:“‘咒逝川’‘三十二年前’,指大革命失败,反动派镇压了革命。这里的‘霸主’,就是指蒋介石。”(《毛泽东文艺论集》)“红旗卷起农奴戟”中的“红旗”,指大革命中工农革命的旗帜。

《水调歌头·上井冈山》是1965年5月毛泽东重回井冈山时的感怀之作。“风雷动,旌旗奋”中的“旌旗”,既是井冈山斗争的红旗,也是各个历史阶段革命武装的军旗,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红旗。

山加红旗有深意

毛泽东诗词12个红旗意象的诗句中,有6个句子都包含“山+红旗”的特定组合:“山下旌旗在望”“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不周山下红旗乱”“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妙香山上战旗妍”。除“不周山”有神话色彩、“妙香山”远在朝鲜之外,其他山都是毛泽东的革命足迹所到之处。“山+红旗”意象,是毛泽东道路探索的艺术缩影。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首先想到了山。1927年6月上旬,毛泽东在接待因“马日事变”到武汉请愿的湖南工农民众时指示:“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冯俊《新中国6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历程》)在7月4日中央常委会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张“上山”,并预料“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冯俊《新中国6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历程》)八七会议后,瞿秋白想要毛泽东去上海中央机关,毛泽东说不愿去住高楼大厦,而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去努力实现他决意“上山”的宏图大略。

1928年,彭德怀曾赋诗云:“秋收起义在农村,失败教训是盲动。惟有润芝工农军,跃上井冈旗帜新。我欲以之为榜样,或依湖泊或山区。”(《彭德怀自传》)但是,毛泽东的独辟蹊径,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闻所未闻,在国际共运史上也史无前例,与“城市中心论”相违背,遭到“山沟里出不了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责难。而国民党不断对根据地疯狂“进剿”“会剿”,根据地环境险恶、条件艰苦,“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不绝于耳。为破解中国革命道路选择的现实难题,排除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毛泽东连续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揭示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他用一句话来展望革命的前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之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这条道路是在井冈山斗争中开始逐渐寻求到的,也叫“井冈山道路”。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黄洋界保卫战并不起眼,毛泽东却对其格外看重。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之功,而是守住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他专为井冈山赋词三首:《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又都礼赞了“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1933年12月底,冯雪峰到瑞金后,对毛泽东说:鲁迅读过他的《西江月·井冈山》等词,认为有“山大王”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鲁迅的点评一语中的。

毛泽东高举井冈山道路的革命旗帜,从这山走到那山。他领导革命武装在龙岗、白云山粉碎敌人“围剿”;他在会昌山沉思红军的命运;他率领红军翻越五岭,跨越娄山、乌蒙山、岷山、六盘山;他遥望昆仑山,抒发“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宏大抱负;他导演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的历史大剧;他徜徉碣石山,慨叹“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他畅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他回韶山,憧憬“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他登临庐山,“冷眼向洋看世界”。这是毛泽东诗词中山与红旗如影随形的根本原因。

红旗意象美如画

以红旗意象入诗并非毛泽东的首创,古典诗词中红旗意象并不鲜见。比如,王昌龄《从军行》“红旗半卷出辕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陈羽《从军行》“红旗直上天山雪”;李贺《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等。以旌旗入诗的情形也有不少,比如,李昂《从军行》“晓望旌旗北临海”;刘长卿《疲兵篇》“旌旗猎猎榆关道”;杨巨源《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旌旗映水发秋光”等。然而,古诗中的“红旗”或“旌旗”,往往只是交战双方的一个识别物象,没有什么思想内容,更不具备革命意义和政治色彩。不妨拿李贺《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与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进行比较。同样是以“红旗”作点缀,同样是写行军作战,且不说古今两次战争的性质不可相提并论,单看气势就泾渭分明、优劣自见。李贺的红旗意象显得压抑低沉,恍如疲惫不堪的将士们的招魂幡幢;而毛泽东的红旗意象乐观豪迈,俨然就是斗志昂扬的战士们的冲锋号角。

苏轼评点王维的作品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是古典诗词创作的艺术方法,也是衡量诗词作品水平高下的评价尺度。毛泽东一向不善丹青,没有历练出“画中有诗”的精湛技艺,但毛泽东诗词所创造的“诗中有画”美轮美奂,堪称一绝。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致信陈毅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要做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反映生产斗争与阶级斗争。”(《毛泽东书信选集》)红旗意象就是毛泽东用形象思维写诗的具体体现。毛泽东诗词特别注重以形象反映现实,以意象表现内容,加上频繁使用色彩词或色感光感很强的词来烘托渲染,刻画出一幅幅清晰可感、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图景,诗画一体,相得益彰。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山下山头相互映衬,既着色彩,又附音效,一个有声有色、如火如荼的战斗画面跃然纸上。“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红旗与山色交相辉映:青翠葱郁的山色中,一面红旗迎风招展,万绿丛中一点红,尤见其鲜红夺目。“漫天皆白”之下,“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把红旗置于洁白无垠的雪景之中,同样形成强烈对比,更凸显红旗耀眼的光辉。

1958年3月29日,毛泽东帮梅白修改《七绝·夜登重庆枇杷山》时,说道:“诗贵意境高尚,尤贵意境之动态,有变化,才能见诗之波澜。这正是唐诗以来格律诗之优越性。”(刘汉民编著:《毛泽东诗话词话书话》)毛泽东笔下的红旗意象总是笔力雄健,动感十足,富有变化,意境深远。“红旗跃过汀江”“壁上红旗飘落照”,一“跃”一“飘”,展示出鲜活灵动的意境,使读者置身于千山万壑争趋竞走的环境中,产生强烈的壮美感。“不周山下红旗乱”之“乱”,不是混杂凌乱,而是人山人海,无数红旗迎风招展,令人眼花缭乱,显示出革命形势轰轰烈烈,与“红心枝头春意闹”之“闹”异曲同工。而“风卷红旗过大关”“红旗漫卷西风”“红旗卷起农奴戟”中的“卷”字,不仅使静物动化,而且使动者益动,兼具迅猛的速度和力度,强化了革命浪潮的爆发力和冲击力。

(来源:《 人民政协报 》,2023年06月26日第11版)

(责编:代晓灵、刘圆圆)
相关专题
· 汪建新专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