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9日08: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主讲人: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一级巡视员,教授,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 汪建新
内容提要:
毛泽东诗词遵循写诗填词的艺术规律,又不固步自封,极大拓展了古典诗词的表现空间
毛泽东诵读过大量古典诗词作品,还研读了各种诗话、词话,具有深厚的诗词艺术修养和扎实的诗词理论功底。他写的诗体裁广泛,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绝、七律,五古、七古,甚至还有民歌体的新诗。但他更擅长于填词,词作涉及很多词牌,词作比诗作的艺术成就更高。他的继承是立体式的,他的创新更是全方位的,既有微观突破,更有宏观革新。而最根本的在于,毛泽东借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抒发一个革命家、政治家的情怀,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毛泽东诗词坚持“两个结合”创作原则,体现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完美统一
我国传统诗学理论中,没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这样的概念,但作为两种创作手法却古已有之。1939年5月,毛泽东为鲁迅艺术学院周年纪念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1958年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原则。毛泽东的这一主张,从创作方法的角度对我国诗词发展史、诗论发展史进行了科学总结,将我国的诗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毛泽东诗词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包含着中华民族文艺传统的民族特色与民族形式。
毛泽东诗词引经据典,或直接引用,或变通化用,彰显出活学活用国学经典的娴熟技艺
引经据典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一个传统,也是毛泽东写诗填词的重要手法。毛泽东善于用典,旁征博引,史籍箴言、古诗名句、神话传说信手拈来,或直接引用,或变通化用,不论是沿用原意,还是拓展寓意,或是反出新意,都恰到好处,浑然天成,让语言表达深沉浑厚,使作品蕴涵回味无穷。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彰显出毛泽东活学活用国学经典的深厚底蕴,也洋溢着毛泽东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
毛泽东诗词面向生活,大量运用群众语言,明白晓畅、雅俗共赏、广为传诵、历久弥新
毛泽东历来重视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向现实生活学习语言。毛泽东重视诗词的语言问题,就本质而言,是在致力于解决“为谁服务”和“如何服务”的根本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熟悉大众语言,适合大众需要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得到有效解决。毛泽东极力倡导诗歌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这一诗学理念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为古典诗词推陈出新指明了方向,对于中国诗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毛泽东诗词多是旧体形式,但集典雅与通俗于一身,自然本色、言浅意丰。这是毛泽东诗词广为传诵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专题 |
· 汪建新专栏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