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分享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专题深思)

彭菊花

2022年12月21日08:0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文化自信自强为我们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充满文化自信,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磨难中奋起、从民族危亡走向民族复兴的历程,也正是中华文化焕发活力、走向复兴的历程。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繁荣、文明兴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文化建设置于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进行谋划,结合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造。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提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文化建设气象万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日益坚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深刻把握文化自信自强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求我们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充分表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日益广泛,对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不仅需要夯实物质文明基础,还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把文化建设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撑,更加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要求,并就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充分展现了我们党的高度文化自觉,指明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正确方向、方针原则和发展路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紧紧围绕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个重要目标,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2年12月21日 09 版)

(责编:代晓灵、万鹏)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