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08:12 来源:光明日报
【财经论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出了重要部署。从总体上看,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以网络强国建设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自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截至2022年9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5.1亿户,渗透率达30.3%,占全球5G用户的60%。在固定网络方面,截至2022年6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5791万公里,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5.63亿户。在算力资源方面,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590万标准机架,服务器规模约2000万台,算力总规模约占全球的27%,排名第二。在全球最快的500台超级计算机中,有173台部署在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已在20多个国家开通高精度服务,总用户数超过20亿。
近年来,我国网络核心技术实现新的突破,移动通信技术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引领”,当前全球声明的5G标准必要专利中,中国占比40%,全球排名第一。全球有近50%的6G专利申请来自中国,位居第一。人工智能领域快速超越,专利申请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期刊论文发表、引用数量以及会议论文发表数量均居全球第一。量子计算领域,总专利数高居全球第二,是全球唯一一个在超导量子和光量子两大体系下均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在操作系统、芯片研发等领域,也取得了相应进展。
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出台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100余部,发布了与网络安全相关的300余项国家标准,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数字经济加快发展。2016至2021年间,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从22.6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年均名义增长率达15%,差不多是同期GDP增速的2倍。数字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快速渗透。网络零售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全球第一。5G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5G行业应用案例累计超过2万个,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900万台。
网络技术惠及民生。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互联网+”深度融入教育、医疗、养老等多个领域,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以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一体化政务服务为特征的网络政务系统正在形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发挥作用。
我国积极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国际合作,连续9年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成立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推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和行动倡议等,全力推动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与此同时,我国推动网络强国建设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核心技术还没有形成体系。我国虽然在网络强国相关的技术上有不少突破,如5G、量子计算等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数字技术相关人才不足,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我国城市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2.9%,而农村地区仅为58.8%。数字技术在各个行业间的渗透率也有着较大差距,一、二、三产业渗透率分别为10%、22%、43%。网络安全仍存在隐患。
从未来发展看,加快推动网络强国建设,需要在多个方面努力。一是要以“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思维,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核心技术体系。在长板技术方面,要利用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推动这些技术落地应用,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针对短板技术,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重点突破一些基础性、关键性的领域,形成多循环、多路径的关键技术有效供给。二是持续扩大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政府等各个领域的应用。持续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构建,抓住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深度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发挥国内需求的牵引作用,推动网络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度应用。三是建立网络强国人才体系。完善国内网络人才培养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端网络人才,建立人才激励制度,使人才在网络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体系。建立网络安全技术规范体系、网络安全技术共享体系、网络信息行业自律体系、网络安全监管体系等,提高网民和各个用网单位的网络安全意识,构建科学的网络安全体系。五是推动数据流动、网络技术、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作者:李勇坚,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扫码参加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答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