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生 罗雪松
2022年11月10日15:44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新时代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一、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恪守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客观实在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此为出发点去把握规律、指导实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的精髓和灵魂。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我们必须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实事求是地去探索并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充分尊重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将中国实际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与问题原点。
首先,坚持实事求是有助于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已经进入新时代,但我们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其次,坚持实事求是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要矛盾是由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客观现实所决定,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时提出并正确处理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坚持实事求是有助于我们不断适应时代的新变化,以此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其核心要义也由“八个明确”发展到“十个明确”,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进程,引航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二、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深刻领悟“两个结合”。
历史的连续性和变化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就在于不断回答历史进程中的新课题。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来看,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双重向度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中国,中国特色的实践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篇章。
其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深度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积极回应时代召唤和人民需求提供重要思想指引,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征程上全面把握“两个大局”,胜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其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和民族化特色,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就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形式和丰富内涵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力与活力,在历史的实践中促使中华文明产生了实质性变革,不断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两个结合”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双向改造的良性互动过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开放式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
立足于新的时空坐标与历史方位,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两个结合”,矢志不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三、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坚决贯彻“六个坚持”。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与万物普遍联系”“按照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状态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其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智慧,“六个坚持”从实践发展与理论创新两个维度,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要求与基本方法。
“六个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既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凝练、科学概括,也是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重要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深刻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为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锚定了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点,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扎根实践、开展工作、深化认识提供了辩证的方法论指导。
第一,“六个坚持”蕴含着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体现了价值取向和发展动力的辩证统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所有理论都源自人民、为了人民,最终必将造福人民。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这是党的初心与恒心,也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第二,“六个坚持”蕴含着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的重大原则方向,体现了尊重实际和发扬历史主动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将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六个坚持”蕴含着自我革命的强烈政治担当,体现了守正固本和创新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在众多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以及整体性重构,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
总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创造性地、历史性地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与时代之问,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彰显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者分别系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