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晶
2022年11月09日08:21 来源:解放军报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现代化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是军队最直接的核心战斗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一重要论述,更加凸显了科技自立自强在强国强军事业中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作用。
关键核心技术,“关键”二字,道出的是这一技术的重要价值;“核心”二字,标注的是这一技术的统领地位。关键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撒手锏”技术、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这些关键核心技术,国外都是不可能给我们的。
“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也能干!”当年,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科学家以“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成为巨人”的魄力,掌握了很多关键核心技术,独立自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核潜艇等,有效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提升了国际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高度重视,从强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到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再到出台《关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意见》……“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10年来这些令世人惊叹的科技成就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尖端科技的应用最早是从军事领域开始。”在国防科技领域,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靠进口武器装备是靠不住的,走引进仿制的路子是走不远的。在别人的地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如果不能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起仗来就会依附于人、受制于人,就会被人“卡脖子”“牵鼻子”。
近年来,尽管我军创新驱动发展成绩喜人,但关键核心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形势逼人,挑战逼人。对最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只有保持恒心和韧劲,不屈不挠、久久为功,集中优势力量尽快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才能把军事斗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习主席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军事需求是国防和军事科研的核心目标,是发现、研判、确定关键核心技术的基本依据。必须紧贴军事需求,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向和重心,设计关键核心技术体系,区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轻重缓急,聚焦能打仗打胜仗,针对短板弱项,集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对手不怕我们尾随追赶,最怕我们另辟蹊径。“追尾巴”“照镜子”是没有前途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要以我为主,审慎借鉴,打仗需要什么,就优先发展什么;对手害怕什么,就重点研制什么。把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基点放在颠覆性技术上,为颠覆性技术军事化运用开拓路径,为建设新质颠覆性力量提供理论导引,才能形成对对手的“理论突袭”,实现“换道超车”。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技术之源、创新之魂。对于一些“卡脖子”技术难题,我们之所以一时难以取得重大突破,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础研究跟不上。基础研究周期长、难度大,实用价值短期显现不出来。这就需要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需要在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从而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牢基础,积累后劲。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习主席的这句话,道出了创新的不易。钱学森同志也说:“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对“探索性失败”的每一次宽容,都可能孕育着下一次创新的成功。重视试错的价值,树立容错的导向,探索“为失败买单”的合理办法,为勇于创新者解除后顾之忧,“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箴言就能照进现实,科技创新的“无人区”就能变成关键核心技术的“丰产田”。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党史学习教育”官微